中國城市網北京2月14日電(記者葉中華)日前,記者從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市順義區高標準編制了順義區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聚焦國際化類海外,重點建設臨空經濟先行區和產城融合國際新城。
北京市順義區委副書記、區長崔小浩作發布。首都之窗記者李磊攝
北京市順義區委副書記、區長崔小浩表示,為此,設定15項高質量發展指標,到2030年:經濟總量將突破3300億元、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實現1500億元、天竺綜保區年進出口額超過2000億元、對外骨干交通廊道達到12條。
為實現上述目標,順義區將重點從三方面發力:一是打造產業發展集聚地。一方面,推動高端制造業“挑大梁”。提升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發展能級、做強航空航天產業集群、完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生態、加快智能裝備產業升級、推動醫藥健康產業多元化發展,到2030年,“五大高端制造業”總產值超過3000億元。另一方面,推動現代服務業“提質效”。發揮航空服務引擎作用、增強商務會展外溢效應、強化產業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完善科技服務支撐體系,到2030年,“四大現代服務業”總營收超過5000億元。
二是鞏固對外開放主陣地。圍繞“國際化類海外”定位,集聚更多國際資源要素。一方面,發揮開放平臺作用。打造1+4產業體系,促進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高質量發展,用好天竺綜保區政策功能,落地更多制度創新成果;以國家級中德產業園為載體,打造“中德(歐)經濟技術雙向合作”示范樣板;辦好“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暨創業大賽”等活動,不斷提升區域影響力。另一方面,優化開放環境氛圍。統籌推進“國門”再造,加快建設和引進國際化教育、醫療等項目,圍繞生活場景等融入更多國際化元素。目前,已啟動首都國際會展中心周邊環境提升工程。后續,將進一步打造類海外環境,為外資外企和外籍人才營造富有“家鄉氣息”的投資沃土。
三是建設宜居宜業新高地。第一,強化交通對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今年將開工建設R4線一期(項目建成后,市民從位于順義中心的燕京橋站坐車,無需換乘,10分鐘即可到達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30多分鐘到達東二環),加快推進京密高速、東部發展帶聯絡線等重大項目建設,實現與中心城區、“三大科學城”快速連通;圍繞交通站點及周邊區域,建設更多具有活力的區域中心,促進產城融合、職住商平衡。第二,高標準建設公共服務體系。積極引入中心城區優質教育、醫療等資源,抓好區域醫療中心、養老服務中心、綜合文化中心等設施建設。第三,充分激發新城消費活力。優化商業空間布局和消費供給,加快首都機場商圈規劃建設,推進祥云小鎮品質提升,進一步壯大跨境電商規模,著力打造北京東北部“城市級”商圈。
此外,還會同市級部門,圍繞規劃實施、園區建設等七個方面,制定了21條“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進一步賦能順義區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