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網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鄭新鈺)2月24日,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李天威介紹,2024年全國的環境空氣質量穩中向好,三項約束性指標都優于年度目標,全國PM2.5濃度為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優良天數比例為87.2%,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0.9%,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取得初步成效。
“藍天不是等來的,而是拼出來的。”李天威表示,2024年,大氣污染防治開展了大量工作:一是系統推進大氣環境質量管理。配合財政部下達2024年和2025年第一批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共544億元。二是持續深化重點領域行業治理減排,全年完成散煤治理200萬戶,累計達4100萬戶。三是全面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和區域聯防聯控。四是大力推進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和噪聲污染防治,首次實施氫氟碳化物配額管理,初步建成全國生物環境質量的監測網絡。
李天威介紹,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系統謀劃“十五五”的關鍵之年,生態環境部將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高質量實現“十四五”收官。具體來說做到“四個突出”:一是突出環境空氣質量管理。探索“季會商、月調度、對口幫扶、綜合施策、閉環管理”工作機制,全力完成“十四五”空氣質量目標。
二是突出治污減排。加快推進清潔取暖、超低排放改造、VOCs污染治理、移動源防治等各項重點任務,全面推進產業、能源、交通三大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三是突出污染應對。持續深化秋冬季長時間大范圍重污染應對分階段差異化管控,進一步提升預測預報能力,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和監督幫扶,有效減輕重污染天氣影響。
四是突出系統謀劃。推動出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36”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啟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2026—2030年)》編制工作,研究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為開啟“十五五”大氣污染防治新征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