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黨和國家為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各地也積極落實相關政策,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著一些挑戰,如國際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加、市場競爭加劇、要素成本上升、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仍然存在。在民營經濟人士方面,部分民營企業家存在創新意識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傳承面臨困難等問題,影響著民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等等。”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圖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勇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因此,在新形勢新挑戰下,有效促進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發展,意義更加重大。黃勇建議:
一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建議國家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務服務效率,全面推行智能審批模式等,讓營商環境更優,民營企業獲得感更強。要加強法治建設,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自主經營權,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同時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推行“免申即享”,減輕企業負擔。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降低融資成本。通過良好營商環境的打造,讓民營企業有機會、能發展。
二是加快推動創新發展。建議國家科技主管部門支持民營企業牽頭建立創新平臺,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推進產學研用結合,讓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切實破解科技與產業“兩張皮”問題,推動科技成果有效轉移轉化。建立創新型企業培育扶持機制,完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梯度培育體系,設立專項資金,對相關企業給予獎勵和補助,讓企業愿意參與創新,愿意增加研發投入。
三是著力提升企業家素質。建議國家統一戰線主管部門一方面要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組織民營企業家進黨校、進高校、進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導民營經濟人士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另一方面要開展各類高質量學習培訓,把創建“學習型企業”納入企業評選評估制度體系。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從促進黨建與企業融合發展出發,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引導從業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