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寧夏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買彥州詳細介紹了寧夏數字經濟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
買彥州介紹,近年來,寧夏認真落實數字中國戰略部署,因“數”制宜、乘“算”而上,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主要做好“三篇大文章”。
一是全力做好算力集群發展的大文章。寧夏風光等資源條件優越,是全國最適宜建設大型數據中心的一類地區,也是“東數西算”八大節點之一,吸引了騰訊、百度等一大批頭部企業和國家部委數據中心、智算中心落戶寧夏,寧夏智算規模、綜合算力指數等多項指標全國領先,現在在建的大型智算中心達到25個。
二是全力做好產業數字化賦能的大文章。寧夏正在奮力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為千行百業插上“數字化的翅膀”恰逢其時。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5G、物聯網等技術的規模化應用。現在,寧夏每10家規上工業企業就有1家有智能工廠或數字化車間,滲透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比如,寧夏共享集團是全球首個萬噸級智能鑄造3D打印工廠,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效率比傳統方式提升了5倍,成本降低一半以上。
三是全力做好“人工智能+”應用的大文章。寧夏發展“人工智能+”有良好的基礎,近年來,寧夏建成了“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城鄉供水”等國家級示范區,產生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今年,寧夏81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接入DeepSeek國產醫療大模型,為公立醫院醫生診療帶來有效的幫助,提高了工作效率。
“發展數字經濟,是寧夏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通過構建“四大基石”,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買彥州進一步解析。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寧夏制定了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實施“五大專項行動”和“十大重點工程”,加快數據中心集群建設,爭創國家人工智能應用基地,培育壯大人工智能應用、大數據產業,力爭數字經濟年均增長10%以上,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二是強化政策支撐。先后出臺了寧夏樞紐建設“32”條等含金量高的組合政策,比如,在用電方面,我們通過建設綠電園區,為企業提供有價格競爭力的安全穩定的綠電;在資金方面,我們通過安排專項債券資金、設立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堅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各類數字經濟主體在寧競相發展。
三是完善組織保障。寧夏成立了高規格的領導小組,形成了“五個一”的完善組織體系;建立了定期調度、多方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全鏈條、全方位、強有力地推動規劃任務的落實。
四是搭建合作開放平臺。寧夏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是西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算力樞紐和互聯網交換“雙中心”;作為我國東西部協作的“典型代表”,閩寧協作已經拓展到數字經濟領域;同時,“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大會已成為寧夏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合作交流平臺。今年,寧夏計劃舉辦第三屆“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大會,熱烈歡迎各界朋友蒞臨大會,一起擁抱數字經濟,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