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多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謀劃部署。北京提出,建立健全首都韌性城市規劃及標準體系,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運行感知、監測、預警體系,增強極端天氣應對和自適應、快速恢復能力;浙江提出,全面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廣東提出,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老舊管線改造升級,完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推動城鄉老舊橋梁維修加固。
什么是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此前,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司局負責人介紹,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同城市建設治理融合創新的產物。它以信息平臺建設為牽引,以智能設施建設為基礎,以智慧應用場景為依托,對城市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改造,構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體系,是提升城市建設、運營、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終身教授曾剛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韌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力支撐,新型城市基礎設施能夠促進智能網聯汽車、智慧住區、房屋建筑智慧管理,大幅提升城市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城市設施韌性、管理韌性和空間韌性,增強城市的風險防控和治理能力。
“各地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可能面臨資金、技術、人才等多重挑戰?!?在曾剛看來,只有創新體制機制,建立新型政府、企業、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城市建設與運營新模式,在資金籌措、技術開發、人才保障、管理運營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和改革,才能為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掃清障礙。
曾剛建議,各地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應順應人民群眾需求,尊重城市發展規律,立足城市發展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實施方案,避免盲目跟風和過度投資,避免不切實際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堅持系統觀念,把城市作為有機生命體,樹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識,聚焦城市安全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和能力短板,整體謀劃、部門協同,精準施策、綜合治理;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完善市場化機制,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轉型,提升城市風險感知、隱患治理和應急處突能力,實現城市安全風險防控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