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現實生活中飼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貓、狗咬傷人的事件也時有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飼養犬只造成他人損害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如果商戶在商城內違規飼養犬只,商城未盡到監管義務,造成犬只咬傷孩子的事件,商城是否也承擔責任呢?近期,河南省焦作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兒童隨家人在商城購物期間被商戶飼養犬只咬傷的損害賠償案件,法院認為商戶王某、孫某在商城違規飼養犬只,且未采取任何管束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商城作為經營者、管理者,放任商戶違規養犬、放任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犬只在商城活動,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對受害人損失應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該判決通過以案釋法,闡明應依法文明、規范養犬,弘揚了法治、文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男孩商城購物遭犬咬傷
9歲的亮亮家住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2020年10月30日下午,亮亮由其爺爺趙某領著,來到位于人民路的一家商城內購買學習用品。該商城是一個開放性的集貿市場,有多個大門。
當天17時許,亮亮跟爺爺說要上廁所。在亮亮上廁所時,趙某騎著電動車在商城的一個門外轉了一圈后來到亮亮上廁所的地方等候。其間,從廁所出來的亮亮沒見到爺爺,就一個人來到該商城的西門等候。
此時,一條黃狗撲到亮亮身上,將其咬傷,之后黃狗跑出西門外。趙某趕到后,見此情形立即報了警。隨后,亮亮被送到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治療,共計花費醫療費3038元。
事后,民警在走訪中了解到,2020年10月29日早上,肇事狗在該商城門口還曾將另一家商戶的未成年孩子的胳膊和臉咬傷。通過查看監控、兩個被害人家屬和其他人員一致指認,該咬傷人的犬只系該商城商戶王某、孫某夫妻倆所飼養。
于是,亮亮及其監護人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犬只飼養人王某、孫某與該商城經營者連帶賠償醫療費3058元、補課費1500元、營養費600元、交通費2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元,共計7358元。
商戶商城均被判令賠償
王某、孫某辯稱,該咬傷人的犬只毛色與其飼養的犬只毛色不一致,因此不應承擔法律責任。該商城負責人認為,商城無權干涉商戶飼養寵物,也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一審法院認為,亮亮及監護人所舉證據不足以證明是王某、孫某飼養的動物造成了該起人身損害,不具有因果關系;其要求該商城承擔人身安全的保障義務的訴求超出了合理限度范圍,因此駁回亮亮及其監護人的訴訟請求。
亮亮及監護人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要求改判支持其訴訟請求。他們認為,不能因不同電子器材下拍攝的同一條犬只的微小色差,就否認咬傷人的犬不是王某和孫某所飼養的;商城沒有盡到管理、保護公眾安全的義務,應當承擔一定責任。
焦作中院結合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及訴辯意見,通過比對體態特征、考察活動軌跡,以及公安機關接處警情況等,認為相關證據可以相互印證,咬傷亮亮的犬只為被上訴人王某、孫某所飼養。最終,焦作中院二審判決:亮亮醫療費3038元、營養費100元、交通費50元、精神撫慰金1000元,合計4188元,由王某、孫某賠償70%、即2931.6元,商城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30%)、即1256.4元。
裁判解析
商戶、商城為何均應擔責?
關于商城應承擔何種責任的問題,是本案的焦點。
首先,商城作為經營者、管理者,應當對相關公眾的人身安全負擔合理的保障義務,而該商城疏于履行安全保障義務, 放任商戶飼養犬類、放任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犬類出入商城活動而不進行勸阻制止,對受害人亮亮損害的發生存在過錯。
第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因此,法院判定商城應對亮亮的損失在30%限額內承擔補充責任。
綜上,法院判定商城應對亮亮的損失在30%限額內承擔補充責任。
關于王某、孫某的民事賠償責任問題應如何判斷呢?
王某、孫某在商城這樣人員密集公共場所散養犬只,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和當地政府規定,且未對犬只采取任何管束安全措施,放任犬只在商城自由出入,導致亮亮被咬傷,并給其造成身體和精神損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同時,該法第七十九條規定:“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此,王某、孫某應對亮亮遭受的損失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專家點評
文明養犬應成為社會共識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周欣宇
隨著經濟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為追求美好的生活樂趣,把狗作為寵物飼養。但同時也引發干擾居民正常生活、犬類傷人、影響居民人身安全等社會問題。特別是頻頻發生的惡狗傷人事件,引發社會對養狗屬私人權利不容干預與人的生命健康孰輕孰重的熱議和關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規定:“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2021年1月22日修訂)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攜帶犬只出戶的,應當按照規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繩等措施,防止犬只傷人、疫病傳播。” 此外,不少省市出臺相關規定,對飼養動物(養犬)進行管理規范,如規定:物業管理區域內禁止違反規定飼養動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攜犬外出時應當為犬只束牽引繩,避免接近兒童、老人、孕婦等特殊群體,禁止攜犬進入市場等人員密集公共場所,不得放任、驅使犬只恐嚇攻擊他人等。因此,飼養犬類雖屬個人私權,但應當以不侵犯他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為界限,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范養犬。
狗是人類的朋友,可以給人帶來歡樂甚至幫助。但狗畢竟是動物,其習性需要人的馴養來改善,故文明養犬與否其實考量的是養犬人的文明素質。如2021年7月3日,安徽省蚌埠市徽州宴老板娘鄒某某在小區遛狗沒拴繩,嚇到了鄰家小孩。雙方隨即產生爭執及肢體沖突。在警方處置時鄒某某仍掐腰威脅、恐嚇:“敢弄我的狗,我給你孩子弄死!砸幾千萬我都賠得起,都沒我的狗值錢……”又如,2021年9月20日,河南省安陽市80歲老人在小區遛彎時被兩條大狗咬傷。河南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小莉幫忙》欄目作了9期報道,而狗主人王某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則各種耍無賴“躲貓貓”拒不承認,記者無奈落淚,引發公眾關注。
安全保障義務是指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應盡在合理限度范圍內使他人免受人身損害的義務。本案中,商城作為經營者、管理者,理應對各店鋪的經營行為給予必要限度內的管理和約束,其中就應當包括對商戶飼養犬只的行為進行管理,防止因為商戶的不當飼養行為造成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傷害。這起案件顯示,涉案商戶飼養犬只已久,并且也不是第一次傷人,已經給消費者帶來了潛在的危害性。但無論是商戶還是商城,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至于發生本案。就商城來說,對商戶進行必要的管理,確保商城的安全和秩序,是商城應當盡到且能夠盡到的合理義務,商城完全有能力通過加強日常管理,要求商戶履行好安全養犬職責。比如及時對所養犬只注射狂犬疫苗、必須拴系安全繩等。因此本案中法院認定商城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并無不當。商城也應從這起案件里認真反思,及時堵塞管理漏洞,加強對商戶經營行為的管理,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人民法院在審判中應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理念,切實保障群眾合法權益,主動回應人民群眾對人身、財產安全的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結合本案,對于此類因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糾紛,受害人往往面臨取證難、舉證難、維權難的窘境。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應不局限于冰冷的法律法規,積極調查取證,靈活運用證據規則、法律邏輯方法和生活經驗等,充分查明、正確認定事實,依法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司法的溫度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力量。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