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 張曉曦)《為了全人類共同的價值和尊嚴——中國參與全球人權治理的實踐與貢獻》智庫報告19日發布。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常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采訪時指出,該報告總結了中國參與全球人權治理的態度、扮演的角色及作出的貢獻,有助于中國在全球人權治理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中國人權研究會和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19日共同發布《為了全人類共同的價值和尊嚴——中國參與全球人權治理的實踐與貢獻》智庫報告。報告認為,在推進世界人權事業發展的進程中,中國不是局外人,而是行動派,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常健表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并扮演積極的角色。當前,全球人權發展面臨一些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但現行方式在不少方面不能很好地應對這些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提出以安全守護人權、以發展促進人權、以合作推進人權的理念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這些理念和倡議有助于推動全球人權治理體系的變革,構建以“團結合作”為標志的全球人權治理新范式。
上述智庫報告提煉出中國人權發展道路的四大特征,即人權事業的人民性、人權實踐的自主性、人權推進的全面性、人權發展的可持續性。
對此,常健指出,長期以來,中國以身作則,結合自身的國情來選擇發展道路,并強調發展的可持續性,這對全球人權治理、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人權治理具有一定的示范意義。中國倡導包容多樣化的人權實現路徑,提倡通過對話而非對抗的方式解決問題,更有效地應對全球人權面臨的挑戰,這也是中國在全球人權治理中作出的重要貢獻。“實際上,也是引領一種新的潮流或趨勢。”他說。
“中國在推進人權事業方面,并不是‘唱高調’,而是實實在在地做,既不盲目冒進,也非好高騖遠。”常健表示,中國也愿意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互交流,以“團結合作”的模式,更好地推進全球人權事業的發展。(完)
【編輯:唐煒妮】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