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桂城街道舉行“跟黨走,一起創熟”——桂城全域創熟嘉許禮。活動總結了“創熟”十多年來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并肯定了超75位“創熟”同路人、團隊和單位。
桂城,是“小馬拉大車”的典型鎮街,百萬人口匯聚,是夢想的聚集地。十四年來,桂城以“創熟”為抓手推動基層善治,塑強“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新時代治理文化,讓居民從“陌路人”轉變為“創熟”同路人,從“相見不相識”到“熟人好說話”,居民群眾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正在不斷提升。
過去的一年,桂城“創熟”創熟經驗獲得獲得上級關注和肯定,6月中央社會工作部調研組到桂城調研創熟工作;9月全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佛山現場會在桂城召開,在全省層面宣傳推廣“創熟”經驗。各領域不少社區、單位和個人在國家、省、市、區榮獲嘉獎,典型事跡獲得多方認可:街道黨建和組織人事辦公室(社會工作)獲評大城之光2023佛山向上向善影響力年度組織;終身學習助推“熟人社區”成長項目獲評2024年全國新時代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創熟社區教育項目獲評廣東省終身教育品牌項目;創熟社區教育專員王小姬獲廣東省全民學習之星;創熟鄉賢孔樹獲廣東省全民學習之星;桂城街道同心社區、翠頤社區、尖東社區、燈湖社區、同德社區、大德社區、大圩社區、桂園社區獲評南海區第一批品牌社區教育學習中心。
閃耀之星,引航治理
創熟十四載,涌現出這么一群平凡卻高貴的人,他們是治理的帶頭人、更是鄰里的暖心人。為感謝他們的傾情付出,桂城特別設立創熟至高榮譽——創熟金鄰獎,“金”字突出在創熟中做出了重要貢獻,“鄰”字體現了為鄰里和諧而作出的無私奉獻。搭配如脂圓潤的平洲玉制成紀念品,以此肯定多年如一日參與創熟、服務鄰里的突出人物。今年,桂城評選出2名居民代表獲此榮譽,他們的故事令人動容。
梁玉霞,85歲,翠云苑第一屆街坊會會長,十多年來熱心小區大小事務、積極化解小區鄰里矛盾、推動小區百分百加裝電梯(12條)、救助社會流浪少年、為貧困家庭籌款等,被街坊們親切地稱為“霞姑”,2015年創熟推薦為“南海好人”。現高齡的“霞姑”始終如一地堅持為街坊、小區、社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她說“人活著就要做些有意義的事”。在她帶動下,翠云苑168戶居民成為緊密互助的“大家庭”,當刮風下雨時,鄰里就幫行動不便的老人買菜;當發現哪家的燈幾天不亮了,他們就互相打聽消息,聯系家人詢問情況……
劉偉中,67歲,黨員樓長,熱心公共事務,經常參與鄰里關愛志愿活動、走訪街坊收集意見、在小區治理聯席會議建言獻策、帶領街坊參與摩電安全文明勸導行動、擔任創熟公園導賞隊骨干等,被街坊稱為“中叔”。在桂城創熟公園建設過程,面對不理解、不明晰的居民或問題,中叔帶頭與社區團隊在小區門口開設樓長接待日耐心解說、上門入戶征詢意見、參與設計方案的研討與調整、積極反饋社情民意等,讓利海半島小區僅用20多天、超400戶高票表決通過地塊建設方案,讓曾經蚊蟲滋生的荒地成為全區首個治理主題的城市公園。
桂城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通過黨員“雙報到”制度,讓更多黨員同志回到自己熟悉的社區參與活動。今年,桂城評選出10位“模范報到黨員”,他們在創熟路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推動在職黨員服務資源與基層需求有效銜接,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組織力、向心力。
樓道有樓長,街區有街長,村巷有巷長,“三長”成為聯動區域治理共同體的重要紐帶。桂城培育約3000名樓長、街長、巷長,常態化聯系群眾,覆蓋315個住宅小區,成為活躍于樓道、村巷的聯絡員、宣傳員、調解員。今年桂城評選出17名“創熟”活力三長,他們是社區治理的“好幫手”,也是街坊朋友的“知心人”。
對于無物業小區,桂城創新思路,大力培育居民自治能手,組建居民自治小組,確保老舊小區“改得好”,更要“管得好”。今年,桂城評選出6名老舊小區自治先鋒,他們成為老舊小區治理的一股重要自治力量,通過帶動街坊朋友群策群力、共建共治,為自己生活的美好家園保駕護航。
善治隊伍,提質增效
強化黨建引領是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要求。在創熟的路上,桂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和動員能力。為了鼓勵過去一年,在推動小區治理成效突出的基層黨組織,桂城評選出6個“創熟”標桿黨組織。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基層社會治理從家庭開始。今年,桂城評選出9個“創熟”最美家庭,夫妻雙方一同參與創熟,不僅以實際行動展現出責任與擔當,還鼓勵帶動家里的小孩和長輩一起參與社區建設,形成和諧美好的家庭氛圍和社會氛圍。
桂城街道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注重時效”原則,優化資源配置,鏈接社會資源。在創熟路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創熟力量與桂城并肩前行。今年,有3家共建單位在社會資源中有突出貢獻:南海開放大學與桂城一起創新探索“政校”合作的社區教育新模式,每年通過南海區社區教育的平臺將公益課程與資源送到45個社區,有效讓文化賦能基層治理。佛山市南海區婦幼保健院推出系列全民健康志愿服務,將便利的公益醫療資源和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社區覆蓋率達100%。廣東南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將自身的金融資源、人才力量投入桂城的基層治理中,已累計開展社區服務活動超1800場,累計服務群眾近10萬人。
溫情調解,銳意創新
從“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經過不斷豐富和發展,“楓橋經驗”成為我國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張“名片”。十三年來,桂城始終堅持動員街坊鄰里參與小區治理,踐行“楓橋經驗”,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今年,桂城評選出一批“創熟”調解能手和暖心調解案例,通過樓長、巷長、街坊會成員等“創熟”同路人的努力,化解了老舊小區停車、加裝電梯、養寵等鄰里之間的問題,發揮調解在矛盾糾紛預防化解中的基礎性作用。
文化賦能,基層治理
過去一年桂城深耕治理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獲得了各級肯定。未來的一年,桂城將會推出全民友鄰文化品牌——“星光耀桂城”,通過組織開展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涵蓋歌唱、廣場舞、體育競技、小品劇目、才藝展演、親子研學、書畫創作、攝影創作等領域,讓群眾在家門口“玩起來”“樂起來”。會上,桂城進行了文化品牌發布儀式。
隨后,“星光耀桂城”文化品牌首場活動——2025年桂城街道唱響“創熟”歌唱比賽拉開序幕。來自不同社區的15支演出隊伍激情獻唱,展現了居民和工作人員的熱情與才藝。桂城將進一步豐富文化特色,激發社區活力,讓“星光耀桂城”成為居民心中閃亮的文化名片。
未來,桂城將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帶動包括新市民在內的多元力量協同參與,打造社區治理共同體,共繪桂城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