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秤”是指經過非法改裝的電子秤,常被不法商家用于“一鍵增重”。《法治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在廢舊金屬回收站行業,出現了一種變相“鬼秤”,只需對著地磅點擊遙控器,就能讓磅上原本貨車上的貨物瞬間減重。這讓一些回收人員發現“商機”,并從中謀取私利。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人民檢察院近日依法對一起“地磅遙控”詐騙案向同級法院提起公訴。
2024-07-10 17:37:4225歲的浙江人林芳大學畢業已有兩年,如今還在為大學期間借的網貸發愁——上學期間,林芳每月生活費1200元,平時日常花銷還夠,但為了和別人一樣買漂亮衣服、化妝品以及外出旅游,她在網貸平臺上借了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根據2019年《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在中國年輕人中,總體信貸產品的滲透率已經達到86.6%,實質負債人群約占整體年輕人的44.5%。
2024-07-02 16:34:20一男子戴上硅膠人臉面具,偽裝成老人模樣潛入4戶居民家中,共偷盜10多萬元財物。接到居民報警后,上海閔行警方迅速行動,次日在外省市將嫌疑人通某抓獲并追回全部贓物。公開資料顯示,硅膠人臉面具由特種硅膠或類似材料制成,通常應用于電影、電視劇或舞臺劇化妝。多地警方提醒,以硅膠人臉面具偽裝成新面孔實施犯罪,正成為一些不法分子作案的新手法。制售硅膠人臉面具涉及哪些法律風險?
2024-07-01 15:50:19宣稱只要參加線上面試,就可獲得稅后月薪3萬到5萬元的境外工作崗位,結果應聘者繳納2萬元手續費后,卻只換來一張旅游簽證。昨天,上海披露了近期破獲的“境外招工”騙局,詐騙團伙作案手法被揭露。警方梳理發現,類似陳先生這樣陷入“境外務工陷阱”的并非個例。
2024-06-28 20:25:4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將于7月1日起實施,針對預付式消費的問題,強化了消費活動中的經營者義務。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簽訂預付式消費合同時,應對合同中收款不退、過期作廢、限制轉卡、丟卡不補等“霸王條款”敢于說不。預付式消費應與商家簽訂正式合同,以電子郵件等形式的合同同樣具有法律效力,確保合同可隨時調取查看。
2024-06-28 20:23:56“拼團不靠譜,平臺更不靠譜。”近日,北京市民劉女士來電向《法治日報》記者反映自己的拼團遭遇。之后又與團長反復交涉一個多月后,對方才同意退款。“后來我加入養寵社交群后發現,很多人都遇到過拼團團長卷款跑路、維權無門的情況。”劉女士說,消費者權益嚴重受損,拼團亂象應該依法進行整治。
2024-06-27 13:48:256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人民法院2023年以來禁毒工作基本情況,介紹當前涉毒品犯罪形勢特點。《法治日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3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毒品案件33401件,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的被告人49603人,同比分別下降10.41%和11.7%。毒品案件和被告人數量自2015年達到歷史峰值后已出現“八連降”,毒情總體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
2024-06-26 15:32:36近日,公安機關反饋成功破獲一起“網絡水軍”案件。經過連續偵查,公安機關抓獲陳某、王某等10余名犯罪嫌疑人,涉及多個省市的10余家MCN機構。據悉,嫌疑人還涉嫌操縱數百個賬號發布抹黑蘿卜快跑言論。陳某、王某等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后續蘿卜快跑將持續公布相關案件進展情況,并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及用戶的合法權益。
2024-06-25 15:28:37“6·26”國際禁毒日即將來臨。在禁毒工作中,有一類物質是“特殊”的存在——笑氣。笑氣不屬于法律意義上的毒品范疇,雖列入了危險化學品目錄,但在發泡奶油等生產和醫療中仍被大量使用;同時,笑氣正不斷毒害年輕人群體,因吸食導致身體受損甚至死亡的案例屢見不鮮。前不久國家禁毒辦發布的《2023年中國毒情形勢報告》顯示,有關部門部署開展芬太尼、依托咪酯等麻精藥品和笑氣等成癮性物質專項治理,有力防控流弊濫用。
2024-06-25 14:41:10《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