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孩子們動手親自做實驗。 愛貝迪供圖
暑期來臨,把孩子送入托管班或將成為今夏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不久前,家住北京市的關希在孩子學校的家長群里收到一則其他孩子家長轉發的通知:北京市將啟動學生暑期托管服務,托管服務由各區教委組織,面向小學一年級至五年級學生。這意味著由政府部門開設的“公辦暑期托管班”即將開門迎客。
隨后,江蘇、山東、湖北等多地教育部門表示將開辦面向小學生的暑期托管班,令不少正在為暑期“看護難”而發愁的家長們喜出望外,也讓近期持續低迷的教育培訓機構嗅到了新的商機。
全國多地開設暑期托管班
“雙減”和教育改革是今年震動教育行業的兩大風向標,加強對教育培訓機構的治理首當其沖。因此,今年暑期教育培訓機構明顯遇冷,而暑期沒有培訓班可上的、無人看護的小學生就成了所有雙職工家庭共同面對的難題。
據關希介紹,北京市目前針對小學生的托管服務內容主要包括提供學習場所,開放圖書館、閱覽室,有組織地開展體育活動等,不組織學科培訓和集體授課;適當收取費用,但對家庭困難學生免收托管服務費用。
實際上,北京市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據了解,海南省三亞市已經探索假期托管服務多年,為解決貧困家庭子女、留守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特殊兒童群體暑期看護難等問題,三亞市吉陽區、天涯區從2017年開始就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等方式,開設公益暑期托管班和夏令營。在托管班上,大學生志愿者們會給孩子進行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作業輔導,還開設了手工、音樂、硬筆書法、安全知識小課堂等豐富多彩的暑期課程。
在北京市宣布啟動暑期托管服務后,全國多地也紛紛試水。經梳理,記者發現,目前各地的暑期托管班多為當地政府牽頭組織,屬于公益性質,部分地區免費提供暑期托管服務,也有部分地區適當收取費用。
7月5日,上海市小學生愛心暑托班開班,據統計,今年上海全市各級團組織、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社會組織將為暑托班提供超過8萬課時的公益課程,內容涵蓋德、智、體、美、勞五大類別,并新增了黨史教育相關課程。南京市與蘇州市也通過招募志愿者的方式,在社區服務中心開設暑托班,社區免費進行公益課程授課,運行資金主要來自企業和社會募捐。
值得一提的是,在已開設小學生暑期托管服務的城市中,湖北省武漢市和山東省濰坊市均提供免費托管服務。從6月30日起,武漢市針對武漢學籍的小學生共開辦193個市級暑假社區托管室和82個區級暑假社區托管室;同時,優先考慮假期農村留守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中低收入雙職工子女群體,無戶籍限制。
日前,濰坊市教育局、濰坊市財政局共同印發通知,在全市開展免費暑假托管服務,學生和家長自愿報名參加,其托管服務的對象是小學1—6年級學生,重點是平時家中無人照管的雙職工家庭、外來務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加強對孤兒、農村留守兒童、現役軍人子女等群體學生的關愛。
“家長要上班,低齡孩子不能放家里,那寒暑假怎么辦?假期托管的模式很好地解決了雙職工家庭的困難。”北京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馬學雷告訴記者,政府一直在治理校外教培機構,目的就是希望能減輕學生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負擔。
托管服務或給教培機構
提供轉型出路
自北京市發布暑期托管相關消息后,教育中概股出現普跌。據觀察,自今年以來,教育中概股的集體下跌情況已發生多次,且多次都在重大政策發布后。從北京市教委最新披露的信息來看,北京市教委倡議,社會各界和相關單位可發揮資源優勢,為中小學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務。因此,在學科培訓被嚴格監管的現狀下,迎著政策走,轉向托管市場發展或將成為教育培訓機構最安全、穩妥的出路。
其實,早在去年11月,教培行業的兩大頭部企業——新東方和好未來曾分別在北京市和深圳市嘗試過托管業務,兩家的托管形式均以晚托為主,托管內容為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老師提供輔助輔導。上述兩家機構剛試水托管業務時被業內普遍視為一種引流獲客方式,然而,在今年層層政策的施壓之下學科培訓遇冷,托管業務也隨之開始被行業重新思考。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四季有交替,教育也有基本規律,對于小學生們而言,暑假應該與上學區分開來。因此,他建議安排豐富活動可以提高托管的質量,讓學生在日后有更強的動力去學習、更好地去成長和發展。
馬學雷認為,目前,官方對托管服務的鼓勵和支持,也為校外培訓機構提供了新的入口和機會。他補充道:“特別是一些做體育、藝術方面的培訓機構和專攻素質教育的機構。”
事實上,不少教培機構已悄然布局。記者通過查詢企查查了解到,新東方旗下的天津新東方培訓學校有限公司已于近日進行了經營范圍變更。變更前的原經營范圍為培訓、業余面授,變更后的許可項目包括了面向中小學生實施學科、語言、藝術、科技、體育等類別的培訓,以及家庭教育咨詢、幼兒園及中小學生校外托管服務等。
素質教育市場需求
進一步突顯
記者注意到,目前,暑期托管多圍繞素質教育內容展開,涉及紅色教育、體育鍛煉、興趣特長、安全自護、傳統文化等多個方面。
不久前,另一家巨頭好未來旗下兒童素質教育品牌“勵步英語”更名為“勵步”,并推出勵步兒童成長中心和系列素質教育新產品,這一行為也被業內看作其除了托管業務外加碼素質教育的一步棋。
艾瑞咨詢近日發布的《素質教育三十年行業新創變——中國素質教育行業發展趨勢洞察報告》顯示,我國素質教育適齡學生達2億人。80、90后作為新一代家長,教育觀念更加超前且具有前瞻性,尤其重視子女創新思維和自主品格的塑造。他們希望子女成為人格健全、具有理性思維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全能型選手。
根據2020年中國城市家庭子女教育調研結果來看,子女處在不同學業階段的家長都不同程度地在素質教育課程上有所投入,家長從對孩子智力、技能的過分關注,向個性化和全人教育化方向不斷轉移。
同時,資本市場的數據也與上述調研結果相吻合。2021年1月至5月,在線教育行業投融資項目有48起,其中,Steam教育投資9起29億元位居第二。在政策扶持和資本涌入的加持下,素質教育終于逐漸走到臺前。
此外,除了對素質教育有“量”的需求外,這一代父母在“質”的層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核心需求不斷升級。他們對素質教育的理解,也從“多學一門才藝”“掌握一門技能”,上升為“培養思辨思維”“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不久前,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要超過15%,2035年比例要達到25%,明確指出了針對我國青少年科學素質培養的提升行動。
此消息一出,即刻為當下熱門的素質教育風口再添利好,尤其在科學教育門類課程中提早布局的企業將明顯受益。
“素質教育細分賽道眾多,頭部機構在資金充足和用戶量巨大情況下,開始大規模進行投資或是建立自有品牌,構建屬于自身的素質教育競爭壁壘。”教育行業資深從業者董佳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素質教育的賽道正在進一步被巨頭們進行市場收割,因此,Steam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的細分領域已逐漸受到市場認可和教培機構的重視。
網易有道推出針對學齡前兒童及低年級小學生一系列Steam課程,包括編程、藝術、數學、英語、閱讀等,也高調入局素質教育市場;掌門1對1則全面升級為素質教育科技公司,正式發布掌門少兒和掌門陪練兩大素質教育子品牌。
此外,另有從業者吳俊透露,一線城市擁有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而下沉市場擁有廣泛的素質教育需求,供給側和需求側的不匹配,使得下沉市場成為新的藍海市場。他認為:“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相當大一部分的單體門店停課、停業、關店。經歷疫情,家長對全國連鎖、擁有高知名度的品牌信任度更高。在這一過程中,連鎖品牌的抗疫情風險能力更強,行業從單體走向品牌化的趨勢愈加明顯。”
在吳俊看來,三四線城市的租金、運營、管理成本更低,有著極大的成本優勢。以愛貝迪為例,據透露,愛貝迪校區的一次性投資不大,遠低于酒店、民宿等投資業態。同時,母公司愛貝教育還可以充分利用大連鎖優勢,提供從品牌、招聘、運營到教研、培訓、教學、IT等全方位支持。但從收入端來看,下沉市場的課時費用并沒有比一線城市低很多。
談及對于下沉市場的判斷,愛貝迪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沉市場中新一代父母的核心需求不斷創新升級,但優質教育資源的匱乏使得孩子們無法享受到更高質量的教育。這一市場擁有著極強的創新能力和發展空間。致力于以科技創新和探索為核心的愛貝迪,未來將加大布局和投資力度,聚焦品質,精準發力素質教育,幫助孩子們享受到平等、公平的教育資源。”
《 中國城市報 》( 2021年07月12日 第05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