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大力推進中醫藥產業現代化,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健康服務的內在需求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規模小,不能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新需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智能+”技術在中醫藥領域中的應用深度和廣度略顯不足;中藥材種植規范化、智能化程度不高。
對此,民革中央提出了三方面建議:一是加快完善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化體系,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規模。建議扶持中醫藥養老及康復服務產業發展,統籌整合中醫醫療與養老服務資源,鼓勵中醫醫院單獨舉辦或與社會力量合辦具有中醫特色的養老院或康復醫院;以政府購買中醫藥養老及康復服務的形式為相關機構提供補貼,將符合條件的中醫藥健康養老機構按規定納入醫保定點范圍;
支持中醫藥健康旅游服務產業,建設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和中醫藥特色旅游小鎮,加大中醫藥健康旅游支持力度,促進醫療和旅游有機結合,實現療養結合;促進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發展。鼓勵社會力量開辦中醫藥健康服務機構,提升中醫養生保健的服務層次和水準。
二是加快研究“智能+”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融合模式,開拓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現代化的新路徑。可以開展“智能+”中醫可穿戴及便攜式設備的研發應用,研制開發可穿戴或便攜式設備,進行人體健康數據的采集、傳輸和存儲?;诓杉娜梭w健康數據,開展遠程中醫醫療服務、慢性病中醫治療監測管理、疾病早期診斷、養老照護等研究;推廣“智能+”中醫養生保健平臺。根據中醫健康保健及治未病的思想,融合人工智能技術,建立環環相扣的養生保健及治未病數據分析模型,將大數據、云技術、區塊鏈與中醫養生保健理念相結合,研發智慧中醫養生保健平臺,實現全流程“智能+”中醫養生保健管理;重視“智能+”中醫系統研發。
三是加快構建“智能+”中藥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知名品牌。加強“智能+”中藥材種植體系建設,支持“智能+”中藥材種植體系的科學研究和示范應用,鼓勵企業參與“智能+”中藥材種植體系建設,積極探索“智能+”中藥材種植體系的建設方法和路徑,建立中藥材智能種植示范基地,加強“智能+”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的推廣引領作用。建立中藥線上流通體系,通過“智能+”技術,將醫院和患者用藥需求傳遞到中藥材種植和中藥生產環節,加強“智能+”中藥交易監管,開發中藥質量智能檢測設備和技術,完善中藥線上交易監管及溯源機制;加速臨床療效顯著的中藥復方制劑產業化,成立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專家委員會,發掘全國各地主要中醫流派的經典名方資源,支持運用符合產品特點的新技術、新工藝進行經典名方中藥制劑的研究和生產。
《 中國城市報 》( 2022年03月07日 第12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