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北碚區朝陽街道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重慶市北碚區朝陽街道老舊小區改造后成果。
重慶市北碚區朝陽街道轄區面積2.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4萬人,下轄7個社區,共有房屋423棟,其中329棟修建于21世紀前,總體呈現“三無”小區多、老年群體多的特點。近年來,朝陽街道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打好一套“建組織、優機制、解難題、送服務”的組合拳,實現了社區“由亂到治”的華麗蝶變。
強化引領聚合力
完善組織體系。按照打造新時代“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要求,構建“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治理體系。借助“1+3+N”模式在7個社區全覆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按照“定人、定崗、定責”工作原則劃分責任區域。街道共劃分網格47個,細分微網格249個,網格平均戶數350戶,配置專兼職網格員203人,確保網格化管理覆蓋到小區每個角落。
創新組織模式。針對“三無”小區事務多、人口結構復雜、管理難的問題,創新實行“社區‘大黨委’+物業+自管委員會”精細化治理模式。以天津路社區黨委為例,社區黨委指導物業公司成立黨支部,采用“黨建指導員+業主委員+兼職委員”模式配備,定期開展協商議事。截至目前,街道為7棟樓院的近500戶居民、200戶商鋪引進了物業。在條件不成熟社區,社區黨委指導成立居民自治管理服務委員會(自管委員會),實行“建章立制—問需提案—協商立項—共同辦理—意見反饋”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共成立自管委員會25個。引入物業和成立自管委員會優勢互補,發揮出“1+1>2”的效果。
賦能基層治理。用活用好一體化基層智治平臺,強化信息支撐,打造“指揮中心+大數據+網格化”治理模式,線下整合機關干部、在職黨員、執法人員等力量320余人,動態采集“一標三實”,及時感知矛盾糾紛。線上依托“區治理中心+基層指揮中心+社區網格”三級架構,構建縱向一體貫通、橫向協同聯動運行體系,指揮中心及時對矛盾糾紛、群眾訴求等事件進行回應,實現一站式接收、閉環處置。去年以來街道智治平臺四跑道事件總數達9230件,平臺重點對象關注率、事件和任務完成率均保持100%。
優化環境聚民心
消除安全隱患。推進“平安社區”建設,改造23個單元樓高層建筑消防水系統,增設34處戶外社區微型消防柜,引導68個單元樓加裝門禁系統。依托一體化基層智治平臺,整合接入公安重點場所視頻監控1000個,在濱江、“三無”小區等重點場所安裝AI智能攝像頭14個,前端感知能力不斷提升。
提升居住品質。打造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志愿隊,組織黨員為群眾講解政策,帶動全體居民共同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目前累計開工改造老舊小區6個,改造面積近50萬平方米,8000戶群眾直接受惠。新增4個停車場、約1000個停車位,在全區率先為老舊住宅加裝電梯,累計達到80部,實現“樓新、路平、燈亮”。
激發小區活力。建立“共享共用”黨群服務中心,設置共享書屋、議事亭等社區凝聚空間。提檔升級基層文體陣地,打造朝陽社區藝術館、孚生敘等新型文化空間,形成開放式公共文化聚集體系。強化“1+7+N”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年均開展各類活動約300余場次,惠及群眾超13000人次。
深化治理聚成果
打造多元隊伍服務網。搭建“社區黨委+自管組織+共建單位+社會力量”四位一體的社區治理組織“小架構”。提升群眾自治力,依托“自管委員會”平臺,推行“四事分解”工作機制,及時匯總群眾需求,集中化解民生難題,讓群眾的事情在群眾中解決。以新房子社區黨委為例,自管委員會盤活社區閑置資源,目前每年公共收益18萬余元,解決了常年無大修基金的問題。協同單位聯建力,健全在職黨員“雙報到”制度,建立項目、需求“雙清單”,161名在職黨員在社區認領公益項目17個,開展環境治理、愛心義診等各類活動26次。培育發展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通過項目化運作方式,有針對性解決養老、兒童關愛、糾紛調解等具體問題,實現社區治理點上突破、面上開花。
推動落實落細民生事。暢通“問題上報—問題處理—問題反饋”機制,研發“朝陽事事通”APP,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辦事效率。截至目前,共收集問題48893件,處理47360件,日均解決問題31件。堅持做到群眾衣食住行有人管,街道各網格深入群眾開展工作,建立門店微信群9個、樓棟微信群243個,今年共計解決群眾生活問題30余件。堅持做到群眾安危冷暖有人想,處理居民家中著火、疑似燃氣泄漏事件16件,協調鄰里矛盾糾紛50余件次,愛心敲門隊開展敲門服務200余人次。
拓展志愿服務覆蓋面。豐富服務項目,社區黨組織以推進品牌建設為抓手,因地制宜打造“鄰里互助”“支部書記調解室”等9個具有社區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以河嘉村社區黨委為代表的睦鄰類服務項目“魯班到家”“生活幫幫團”共開展特色為民服務活動9次,化解各類矛盾10余起,解決路燈維護、安全隱患排查等問題7件,累計服務居民50人次。探索“雙積分”制,開發應用“朝陽事事通·基層共治平臺”,推行“榮譽積分”和“消費積分”雙積分制,用積分激發和增強志愿者的身份榮譽感和工作成就感,實現人員全參與、積分全流通、要素全活化。目前平臺已有10位商家入駐,吸納403名志愿者,發放積分25萬分,兌換使用2.5萬分。
《中國城市報》(2024年12月09日第20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