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6月,世界運河大會在波蘭北部運河城市比得哥什舉行,共有大約200名各國代表和專家學者參會。大會期間,中方代表、中國“壯游大運河”活動發起人程顥倡議世界運河城市攜手開展Canal Walk活動,共建“世界運河城市研學云平臺”,得到了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9月,世界運河城市Canal Walk行動組委會成立。此后,該組委會攜手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和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等機構,組織20余個國家的數百名青年志愿者,在波蘭比得哥什、阿塞拜疆巴庫、意大利威尼斯以及中國北京、紹興、蘇州、福州、泉州等運河城市舉辦文化交流、環保公益、國際志愿服務等各類活動,以運河城市為載體,促進國際互聯互通。
深化全球運河城市
文明交流互鑒
中國城市報記者了解到,Canal Walk即“運河漫步”,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全球文明交流互鑒的創新表達。
世界運河城市Canal Walk行動組委會的誕生,使程顥多了一個身份——世界運河城市Canal Walk行動組委會主席。截至目前,組委會已在全球范圍內陸續開展了運河城市國際志愿服務、“最美運河步道”及“我拍運河”等活動,并與世界運河城市共建世界運河Canal Walk研學平臺,以運河為紐帶促進全球運河城市文化的交流與理解。
今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大會期間,世界運河城市Canal Walk行動組委會攜手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揚州大學碳中和技術研究院、中國大運河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發出《以Canal Walk行動推動世界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倡議》,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強烈共鳴。相關志愿者們表示,Canal Walk行動不僅能夠加深中阿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也體現了中國對全球環境保護事業的積極參與和支持。
在2024亞洲公益論壇“國際志愿服務”平行論壇上,世界運河城市Canal Walk行動組委會則講述了運河文化通過志愿服務與城市國際傳播的結合,促使運河城市煥發時代新活力的公益實踐,彰顯了Canal Walk行動的青年力量。
“絲路心相通”主題活動
串起關聯文脈
“絲路心相通”國際志愿服務專項計劃由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共同發起,旨在合力推動國際志愿服務蓬勃發展,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其中,世界運河城市Canal Walk行動是“絲路心相通”系列活動之一。
據介紹,“絲路心相通”Canal Walk行動相關活動已在北京、紹興、福州、泉州、蘇州等地,以及阿塞拜疆、柬埔寨等國家落地開展。
近期,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世界運河城市Canal Walk行動組委會名譽主席單霽翔,與多名世界運河城市青年一同探訪福建省晉江市梧林傳統村落,親身感受了朝東樓、僑批館、胸懷祖國樓等場景的魅力,開啟了有關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對話。
單霽翔表示,福建與海洋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千年的潮漲潮落孕育出了獨特的海洋文化。這種文化具備外向性、開拓性、包容性和和平性的特質,是福建人民引以為傲的寶貴財富,也是其連接世界、走向世界的橋梁。這與大運河“通江達海、運濟天下”精神一脈相承。他希望通過Canal Walk行動,能夠將這種海洋文化的精髓傳遞給更多人。
助力運河城市
實現文旅創新發展
“運河城市可以依托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文旅產業的創新發展。”程顥談道,Canal Walk行動不僅是一個文化保護活動,更是一個文教旅融合的抓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運河城市的文旅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時,Canal Walk行動作為聯結世界運河城市的重要紐帶,可以推動運河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加強中外文明交流與互鑒,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運河力量。”程顥表示。
近年來,我國運河城市不斷強化運河文化與生態保護,推動文旅產業創新發展,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廣泛應用數字化技術,為運河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申遺成功讓中國的運河城市擁有了“世界運河城市”的新身份。程顥表示,面向下一個10年,Canal Walk行動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賦予世界運河城市嶄新的身份標識,增強世界運河城市的文化魅力,助力運河城市在文旅創新中把握發展新機遇。
《中國城市報》(2024年12月23日第15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