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工業化、城市化、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人們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容易導致公眾心理壓力增加,心理問題也隨之增多。
“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關系人民健康幸福和經濟社會發展,也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促進心理健康,有助于促進社會穩定和人際關系和諧、提升公眾的幸福感。”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胡強強在12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上說。
“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提升心理健康的服務水平,保障大眾的心理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邢若齊介紹。
第一,健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早在2016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就聯合22個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對發展心理健康服務、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作出了系統部署。從2018年起,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聯合開展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在試點地區探索建立多部門齊抓共管、各行業共同發力、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社會心理服務模式和工作機制。
第二,提升心理健康服務能力。加強精神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精神心理科建設,持續推進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強化醫療衛生系統心理健康服務能力。
第三,開展專項行動重點推進。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健康中國行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作為15個專項行動之一,專門對心理健康工作作出部署,并指導地方持續推進。
第四,加大科普宣教工作力度。國家衛生健康委組建國家級健康科普專家庫,吸納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領域專家,通過多種形式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提高公眾心理健康素養。每年世界精神衛生日,開展宣傳活動,進一步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中國城市報》(2024年12月30日第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