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天下大足》劇照。
近日,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委宣傳部等共同出品的舞劇《天下大足》,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舞劇《天下大足》基于對重慶市大足區境內大足石刻這一文化瑰寶的深入理解和挖掘,從珍貴的歷史文物中汲取創作靈感,用舞劇喚醒沉睡的文物,充分展現其不同于其他石刻群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的特色,在煙火氣息中表達大足人對“人間小滿”的向往。舞劇以大足石刻題記中所署名的“文氏”“伏氏”46名工匠為靈感,以大足石刻真實歷史為背景原型,以一位流民“小福”的視角,講述人世的喜與悲,致敬每一位平凡但不簡單的匠人。
還原石窟藝術精髓
1999年12月,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后一座豐碑和巔峰之作,它不僅展示了中華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更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
專家認為,大足石刻凝結著傳承久遠的工匠精神,也承載著深厚的中華審美,其以鮮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的特色,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典范。“開山化石、勵志圖新”,這8個字不僅是對大足石刻鬼斧神工、匠心獨運的生動描繪,更是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脈與精神圖騰的深刻體現。
大足石刻的崖壁上,市井百態栩栩如生,熱鬧中也包含著行孝揚善、崇明尚德的諄諄告誡。中國城市報記者注意到,在舞劇《天下大足》里,大足石刻的元素十分豐富,各色形象躍然而出。比如,北山第125龕媚態觀音、北山第113龕水月觀音、石篆山12號龕志公和尚、寶頂山第17號龕吹笛女等形象,都在舞劇《天下大足》中得以被藝術還原,實現讓造像“走下崖壁、走上舞臺”的創作意愿。
無論是取諧音于星云法師“福滿人間”的男主人公“小福”,還是一眾設計靈感源于石刻工藝工序的角色——負責構思與制圖的“師父”、以精雕細磨工藝為原型的“老鐵”和“小學徒”、以拉粗胚工序為主的“大力”、脫胎于書丹工序的“秀才”、負責測繪的“和尚”等,生動鮮活的匠人群像在舞劇《天下大足》中被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都有各自的家庭關系與個體成長,與溫婉卻以柔克剛的“師娘”、風情萬種的“老板娘”、潑辣的“刀妹”等形象多面的川渝女子群,共同構成了一幅充滿煙火氣的南宋川渝生活圖景。
當愛情、親情、友情、兄弟情等人間真情被濃墨重彩地渲染于舞臺,當“小家”“家園”“家國”三重主題隨故事發展遞進演繹,在舞劇里挑戰強敘事性,讓有的觀眾驚呼:“好一臺充滿人味兒的戲!”
舞美造型出新出彩
在舞劇《天下大足》的舞臺上,以“照見自己、照見眾生”為主題的舞美設計亦受到很多觀眾喜愛。
只見舞臺左右高懸著兩塊被風化的崖壁造像,中間碩大的鏡面在拓寬舞臺視覺空間的同時,既似一面崖壁,也若一扇穿越時空的窗口,映射并記錄著古今傳承的匠心,將崖壁眾生與當代人民深刻鏈接。
在古樸神秘的光影交錯間,在古老的崖壁造像與現代數字藝術相結合的虛實相生里,觀眾感受著歲月凝固于石間的未完詩篇,體悟著生生不息的匠心精神的傳承。
“在舞臺見崖壁眾生相,賞萬家燈火景,銘記匠心的力量,收獲人文與自然的共鳴。這部劇,真過癮!”有觀眾觀劇后如是說。
中國城市報記者留意到舞劇《天下大足》的造型設計也有獨特之處。“我們融入了很多大足石刻和川渝文化的造型,都很漂亮,而且都是大家以前沒見過的。”舞劇造型設計賈雷表示,《天下大足》在造型上的最大特點,是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魅力和風采。“以劇中女性勞動者勞作時佩戴的頭飾為例,我們采用了川渝地區傳統的編制方法,同時作了一些時尚化處理,讓其既延續傳統風格又符合當代審美。”
在服裝上,舞劇《天下大足》也下足了心思。“全劇的服裝,我們都從重慶的人文歷史中去發掘設計元素。因為重慶夏季比較熱,我們在服裝設計中還加入了很多繩編、草編和竹編的概念。” 服裝設計陽東霖說,“以前我們做的舞劇很多是以唯美浪漫飄逸為主,而在這部劇里,我們更想表達的是如何呈現出這一批平凡工匠們的樸實精神,以及氣質中的‘顆粒感’。”
陽東霖介紹,舞者們演繹的媚態觀音堪稱全劇最美的橋段:“我們在服裝顏色的體現上,想彰顯出一種人物從石刻崖壁上走出來的感覺。所以,媚態觀音的服裝與燈光配合后,極具美學張力。”
生動展示工匠形象
大足石刻于山嶺間屹立千年,雖遍遭風雨,卻因代代工匠的接力傳承歷久彌新,展現出永恒的魅力。
作為主演之一,舞蹈演員張翰在舞劇《天下大足》中扮演“小福”這個角色。張翰表示,“小福”在整個劇中經歷了4個階段的心理變化——流民、拜師學藝、歷經天災、刻石留名。“為了完美呈現這4個階段,我每天都在努力練習相應動作。‘小福’太苦了,他經歷了無家可歸的階段,之后雖然被收養,擁有了短暫的友情、親情,但最后還是要一個人扛下去。我在舞蹈的過程中與他共情,去接近他的內心。”張翰說。
長河有盡,山石如初;生生不息,天下大足。據了解,自2025年2月起,舞劇《天下大足》將首批開啟重慶、成都、南寧、合肥、杭州、蘇州、南昌、深圳、福州、廈門、長沙11座城市共50場演出,并將在2025全年完成100場巡演。(圖片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提供)
《中國城市報》(2024年12月30日第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