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務區也開始花式“整活兒”。
日前,連霍高速開封服務區經過全面升級改造后,開啟煥新營業。這是全國首個“宋文化”主題高速公路服務區,也是河南高速公路首個交旅、文旅和現代商業深度融合的服務區。
以前,高速公路服務區以“加油站+便利店+衛生間”的傳統模式為主;現如今,一大批服務區開始轉變發展思路,向交旅融合新模式轉變,衍生出更多消費新場景。
連霍高速開封服務區
生動展現宋代風雅
高速公路服務區是專門為乘客和司機停留休息所設的場所。眼下正值春運期,高速公路服務區也逐漸熱鬧起來。
近期,最出“風頭”的當數河南省境內的連霍高速開封服務區。其位于國家東西交通陸路大動脈——連云港至霍爾果斯高速公路518公里處,毗鄰“八朝古都”開封,改造后服務區總建筑面積近1.7萬平方米。
僅從建筑風格方面就能看出連霍高速開封服務區花費了頗多心思,充分挖掘古都開封“宋文化”精髓。比如精心打造了還原北宋風貌的場景,營造出宋代市井生活街區,途經的旅客可以切身感受北宋都城的繁華。同時,經典的宋代四雅文化,即點茶、焚香、插花、掛畫也在服務區內有所呈現,讓旅客體驗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同時,一些蘊含著“宋文化”的非遺作品也亮相連霍高速開封服務區,比如官瓷。陳連義是官瓷非遺傳承人,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北宋官瓷燒制技藝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在人來人往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展示官瓷的魅力,能很好地促進官瓷文化的傳播。”
服務區里還匯集了包公府花生糕、孫羊正店羊肉湯、開封地道灌湯包、桶子雞、炒涼粉等老字號特色風味美食,以及上河坊牌樓、宋服館、戲臺、平樂坊等打卡點。
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花式“整活兒”不僅是對其傳統服務模式的突破,更是公共服務創新精神的體現。中國城市報記者還了解到,升級改造后的連霍高速開封服務區“司機之家”內,休息室、洗衣房、共享廚房等一應俱全,母嬰室、無障礙衛生間等特殊功能區也以嶄新形象開放。值得注意的是,連霍高速開封服務區還考慮到了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改建后,停車區內增設3套480千瓦充電站,每套充電站設有2個超充槍和6個快充槍,最快充電速度可實現“一秒一公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
交旅融合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豐富消費場景體驗
近年來,隨著自駕游的火爆,高速公路服務區聯動文旅資源,變身景區的例子不在少數,全國多地也在積極探索不同的拓展模式。
實際上,關于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變革早已得到國家層面的支持。2019年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要深化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等交通設施和旅游服務功能建設。
中國城市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部分服務區通過與當地文化融合,將自身成功打造為旅游目的地。例如,四川省天全服務區以大熊貓文化和全國高速公路旅游的雙主題為特色,吸引眾多游客專程打卡;陜西省子午服務區作為開放式文旅休閑運動主題服務區,成為人們近郊旅游目的地之一。吉林省則將冰雪文化、民俗旅游與交通運輸相結合,積極打造路景相融、景景相連、產業互促的“最美風景”。比如輝南服務區作為通往長白山景區的必經之地,融合長白山元素和省內滑雪場特點,搭建了可供娛樂的冰雪之約主題服務區;石頭口門服務區在室內打造了溫暖舒適的電影文化主題服務區……
據悉,廣東省內首個以恐龍為主題的服務區——龍紫高速黃村服務區也于日前完成升級改造,并在春運期間開門迎客;同時,首個高速公路與河源市博物館合作共建的恐龍文化專題展廳也在服務區內開展。
高速公路服務區變景區,不僅讓過路旅客有了更多新的體驗,也衍生出更多文旅消費場景。服務區聯動文旅資源的背后,折射出交旅融合怎樣的方向與趨勢?
“交旅融合模式可以促進交通和旅游產業協同發展,提高交通設施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浙大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未來,交旅融合的趨勢包括將注重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把文化元素融入交通設施的設計和運營中;將加強交通設施與旅游產業的互動,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還將推動交通和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
持續探索交旅融合
新模式新業態
當下,高速公路服務區,這個旅客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休憩站,已然成為地域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
連霍高速開封服務區“宋文化”主題展示,也為高速公路服務區聯動文旅資源綜合發展帶來了啟迪。
“‘宋文化’主題服務區依托地域特色文化,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全力打造具有河南歷史文化特色、留下‘河南記憶’的精品示范服務區,為過往旅客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體驗;同時打通全產業鏈條,加強高速公路內外交旅文資源整合互動,有助于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江蘇理工大學科技園常州旅游創新發展中心負責人王聰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稱,高速公路服務區與旅游經濟的深度融合,不僅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的新需要新期待,也是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交旅融合不僅是歷史的選擇,更是連接美好未來的橋梁。
《“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顯示,到2025年,我國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將達到19萬公里,將新增至少580個高速公路服務區。
龐大的高速公路里程和高速公路服務區數量,為“服務區+”創新性發展提供了優質的基礎條件。再加上,現階段,旅游業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重塑與重建,一些新業態正在形成,產業價值鏈正在升級、重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程度和目的地競爭力越來越依靠產業融合創新。
在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原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洪曉楓看來,交旅融合已成為交通運輸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交通和旅游正處于一個互相賦能的時代。交旅融合不是簡單的“1+1”,而是“N×N”。
“交旅融合要實現‘N×N’,需要突破簡單的加法思維。”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建議,首先,需要加強交通和旅游行業的合作與溝通,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探索交旅融合的新模式和新業態;其次,需要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色,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共享;再次,需要不斷創新和拓展服務領域,滿足游客不斷變化的需求和期待;最后,還需要注重可持續發展,注重對環境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王聰表示,交旅融合發展模式的重點要以交旅“為何融、如何融、怎么融”為中心,著手破解交通和旅游“合而不融”“融而不實”等問題;要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厘清邏輯關系,確定發展模式,推動交通和旅游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深度融合發展,從而實現產業“N×N”突破。
《中國城市報》(2025年01月20日第15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