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游客在黑龍江哈爾濱群力音樂公園和巨型雪人合影拍照。人民圖片
“跟著賽事去旅行”,這一站,黑龍江哈爾濱接棒。
2月14日,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以下簡稱亞冬會)圓滿閉幕,但盛會承辦地哈爾濱的熱度仍在持續。同程數據顯示,進入2月以來,以哈爾濱為目的地的國內機票訂單量同比增長超二成,哈爾濱市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近六成。
“爾濱”背后的“成功學”與“后亞冬時代”的藍圖究竟是什么?
借助賽事東風
哈爾濱文旅再迎新熱潮
3年前,北京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冬奧會)的成功舉辦讓“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圖景照進現實。現如今,以冰雪為媒,借助亞冬會召開的契機,哈爾濱文旅再迎新高度。
自2024—2025冰雪季開啟以來,網紅城市哈爾濱冰雪旅游持續火爆。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春節期間,哈爾濱累計接待游客1215.1萬人次,同比增長20.4%;實現旅游總花費191.5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6.6%;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長144.7%,游客接待量與旅游總花費均達到歷史峰值。
緊接著,哈爾濱正式進入亞冬會時間。華住集團數據顯示,2月7日—12日期間,華住哈爾濱地區的酒店整體入住率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13個百分點,尤其開幕式以及首個比賽日,酒店整體入住率達到90%以上。
哈爾濱地標式打卡景點冰雪大世界是亞冬會開幕式分會場,其巧妙地將亞奧理事會成員以冰雕的形式呈現。中央大街上的俄式建筑群散發著濃郁的異域風情,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的傳統手作產品傳承著古老技藝,讓游客在欣賞冰雪美景的同時,感受當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逼真且精美,馬迭爾雪糕也滿足了我的味蕾,短道速滑比賽緊張又精彩……這些體驗讓我忘卻了哈爾濱的寒冷。”“南方小土豆”吳若青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哈爾濱很好,下次還來,帶著家人一起來。”
“亞冬會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前來觀賽和旅游,進一步推動了哈爾濱冰雪經濟的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亞冬會通過冰雪運動、冰雪文化與冰雪旅游融合的方式,為哈爾濱帶來更多的冰雪消費場景。同時,冰雪運動、冰雪旅游的火爆能夠帶動冰雪產業鏈、供應鏈等的完善和發展。在亞冬會等賽事的牽引下,冰雪經濟正加速成為拉動哈爾濱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頂流”背后
哈爾濱的“成功學”是什么
近年來,我國頻繁發放簽證“大禮包”,而哈爾濱作為東北亞空中走廊樞紐,也享受到了政策紅利。據同程旅行數據,2025年哈爾濱入境旅游訂單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超三成,躋身國內入境游熱門城市前三位。
這意味著,哈爾濱除了要招待來自國內的游客,還要招待不少外國游客。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王洪新在哈爾濱亞冬會組委會舉行的賽時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哈爾濱為所有游客提供優質的旅游服務,比如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博會、東北虎林園、極地公園、伏爾加莊園等各大景區景點均設置中英語指示牌與導覽圖,配備多語種講解員,園區廣播提供多語言服務;支持移動支付及護照購票,滿足外籍游客需求;中央大街實現免費Wi-Fi全覆蓋,并為游客提供臨時休息、姜茶熱水、行李寄存等服務;餐飲住宿、公共交通等行業進一步提升外語服務質量和接待能力,為外籍游客打造更佳的旅游體驗。
此外,旅游企業也助力亞冬會的相關保障工作。中國城市報記者從同程了解到,同程在哈爾濱站和哈爾濱西站設立了兩個“志愿者服務站”——同程旅行會員服務中心。據介紹,兩個服務中心自去年9月4日起投入運營至今,已累計為超過5萬名旅客提供免費的問詢、熱水、手機充電、過站休憩等服務。同時,同程還在兩個服務中心為新老會員免費送出超過1萬份具有冰城特色的伴手禮,并結合時令節氣,送出諸如冰箱貼、明信片、冰棍兒、滑雪護目鏡、行李箱罩等禮物,為“爾濱”的花式寵粉錦上添花。
不少酒店為入住客人提供特色伴手禮,有凍梨、凍柿子等北方特色水果,以及暖寶寶、防霧眼鏡布、酒精濕巾、口罩等日用品;特別為女士準備了護手霜、面膜等美容護理用品,為老年人與兒童提供特色適老、適幼物品,讓游客感受到濃厚的東北風情與亞冬會熱情。
中國城市報記者從華住集團獲悉,針對因冰雪運動而產生的特殊需求,華住旗下部分酒店還額外提供雪具寄存、寄送以及專用烘干等服務,大大方便了攜帶滑雪裝備出行的游客;而靠近雪場的酒店甚至增設了接送巴士和代叫車服務,還會幫忙尋找滑雪“搭子”,為熱愛冰雪運動的游客進一步優化了出行體驗。
除了暖心服務外,哈爾濱成為“頂流”的背后也自有一套邏輯。盤和林認為,哈爾濱最大的優勢在于抓住了網絡社交媒體的流量,不斷制造社交話題。比如在哈爾濱“營業”的白狐貍,其可愛造型非常適合游客拍照,吸引了很多女性游客。“她們未必是奔著亞冬會去的。當前的年輕人,更喜歡具有情緒價值的旅行,而哈爾濱顯然抓住了年輕人的新需求點。”盤和林分析道。
此外,哈爾濱人的熱情同樣是這座城市的加分項。“如果本地人冷冰冰、沒有人情味,對外地游客愛答不理,那么這個地方即使有再好的自然、人文資源也無濟于事。”盤和林稱,哈爾濱人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比如做生意不缺斤短兩,堅持誠信經營,熱情待客。“有些東西雖然很基礎,但能夠充分體現出一個城市的綜合素質。”盤和林說。
盛會過后
哈爾濱該怎么做
從北京冬奧會到哈爾濱亞冬會,賽事場館與冰雪景點緊密聯動,體育和文旅不斷碰撞出別樣的火花。
以賽事拉動場館活力、以運營盤活冬奧遺產,是河北省張家口市蹚出的“后冬奧時代”路子。據了解,張家口市積極推動冬奧場館由單一體育功能向研學營地、旅居康養等多功能拓展延伸,帶動旅游從“一季熱”走向“四季火”。張家口興垣體文旅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力濤介紹,冬奧村內經過精心改造的1920間房已經全部投入市場運營,目前入住率已超過80%。
有了張家口的珠玉在前,哈爾濱如何用好“后亞冬時代”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哈爾濱亞冬會執委會副秘書長、主新聞發言人柏志國稱,亞冬會結束后,哈爾濱將充分把握冰雪體育發展的有利契機,以及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冰雪體育示范區哈爾濱核心區的建設機遇,依托改造升級后的亞冬會競賽場地,積極謀劃和承接舉辦一批觀賞性強、群眾參與度高的國際國內高品質冰雪賽事。
哈爾濱如何打好“體育+旅游”這張牌,讓“跟著賽事去旅行”的熱潮在黑土地上繼續涌動?
“冰雪賽事和冰雪旅游是哈爾濱的一大特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教授吳麗云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建議,哈爾濱一方面要形成一系列專業體育賽事,保持品牌的強大影響力;另一方面,要增加一些群眾可參與的冰雪旅游賽事,這類賽事的帶動性其實更強。同時,在此基礎上,將賽事的配套產品及服務做好。
值得注意的是,吳麗云還提到:“哈爾濱的‘體育+旅游’不僅是‘冰雪+旅游’,我們不要把哈爾濱的‘體育+旅游’變成冬季限定。畢竟冬季時間有限,最好可以延伸為四季都有的體育賽事。”
在盤和林看來,完善冰雪產業鏈、供應鏈也十分重要。“很多冰雪運動愛好者更喜歡就近參與,如果每次開展冰雪運動都要去哈爾濱,那么成本就太高了。”盤和林認為,哈爾濱應借機發展冰雪產業,將冰雪設備等“冰雪生意”做到全國,而不是僅僅局限于當地。
此外,哈爾濱文旅業的騰飛還將帶動整個東北文旅業的進一步發展。“不少游客,特別是跟團游的游客,本就喜歡串聯多個城市的線路設計。因此,哈爾濱文旅的發展能夠顯著帶動整個東北文旅產業的發展,從而助推東北全面振興。”吳麗云說。
《中國城市報》(2025年02月17日第22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