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繁榮街道群利社區居民到食堂就餐。
同江市委組織部供圖
每天中午12點,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繁榮街道群利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都會迎來一天當中就餐人數的最高峰,放學的孩子、午休的職工、附近的居民都愿意來這里吃上一口方便餐。
“我們兩口子都上班,以往下了班回家都要現做飯,現在好了,有了社區食堂,我們再也不用為中午去哪兒吃飯發愁了?!本用裢跣∠紝ι鐓^食堂贊不絕口。
糖醋鱈魚、番茄炒蛋、熗拌木耳……社區食堂不時飄出濃郁的飯菜香,餐廳吧臺上有各色菜肴供前來就餐的群眾挑選,一頓兩葷一素的午餐只需9元錢,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低收入家庭等群體在社區登記錄入信息后,還有3元的助餐補貼,只要6元錢就可以吃一頓。
“昨天我隨口一說,建議堂食能有湯喝就更好了,沒想到食堂今天就落實了,真是太貼心了!”每天都來社區食堂“打卡”的王儉高興地說。
群利社區所在的慧福小鎮的每個單元都有黨員中心戶聯系和服務群眾。他們在走訪中發現一個共性問題——獨居老人吃飯難。
“轄區有17戶獨居老人、56位行動不便老人,我們可以通過黨員中心戶幫帶送、鄰里捎帶送、網格員上門送等方式,讓咱轄區內所有居民都能吃上一口熱乎飯?!痹谏鐓^黨總支黨員大會上,黨總支書記的這一提議順利通過。
為了將食堂經營與網格治理有機結合,社區黨總支推出“社區食堂+網格配送+助困服務”模式,活用志愿服務“微積分”,為60歲以上老人提供點餐、送餐的“保姆式”服務。社區網格員在為老人免費上門送餐的過程中,還能及時掌握老人的生活所需,讓他們既暖胃又暖心。
在凝聚黨員“紅色因子”的同時,群利社區黨總支挖掘“新”潛力,通過制定積分管理制度,大力推行“爭當五大員”活動,引導轄區周圍的快遞員、外賣騎手等群體加入“愛心送餐”行動中。這些新就業群體通過上報隱患、參加志愿服務等方式獲得積分,所獲得的積分可用于兌換餐食和禮品,以此激勵他們發揮走街串巷的“信息員”優勢。
一次,快遞員張春英在配送快遞時捎帶著把午餐送到了樓下獨居老人家中,老人接到熱乎飯后連聲道謝?!拔彝饶_不好出門不方便,以前都是在家隨便對付一口,現在社區和大家都來幫忙,我在家就能吃口熱乎飯了?!?/p>
在群利社區,像張春英一樣積極熱心參與社區治理的“流動因子”正不斷凝聚,社區也賦予了他們一個新身份—兼職網格員。隨著社區內無數微力量被調動起來,人人都能在基層治理中有所作為。
為了適應群眾多樣化的需求,針對就餐對象年齡層次、收入水平、身體狀況等現實特點,社區食堂采取階梯定價、積分兌換、按需定制、上門送餐等多元服務方式,為轄區群眾提供質優價廉的助老餐飲服務。相關職能部門全程介入運營監管,確保社區食堂規范有序、長效運轉,推動社區食堂融入群眾、融入治理,進一步助力“幸福社區”創建。
《中國城市報》(2025年02月24日第32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