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蘭花展上,蘭花鮮艷奪目。
資料圖片
盛開的蘭花。
資料圖片
在貴陽第十四屆蘭博會現場,觀眾拍攝參展蘭花。
趙??松攝(人民視覺)
貴陽大南門蘭花環島的蘭花雕塑。
姚晶權攝(人民視覺)
貴陽花果園蘭花廣場,演員在文化惠民活動上演出。
趙??松攝(人民視覺)
獲得貴陽第十四屆蘭博會特金獎的春蘭“紅蜻蜓”。
喬啟明攝(人民視覺)
貴陽·蘭花
蘭花,蘭科植物,又稱蘭草,葉數枚至多枚,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有白、黃、紅、青等顏色。蘭花喜陰,喜濕潤,喜肥沃,適宜在空氣流通的環境中生長。蘭花品種繁多,常見的有春蘭、蕙蘭、建蘭等,花美麗芳香,葉秀麗雅致,是中國傳統名花,被譽為“花中君子”。
蘭花可觀賞、可食用、可藥用,還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常被視作區域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類群。
資料來源:貴陽市蘭花協會
賞花
幽蘭生前庭,
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
見別蕭艾中。
——《飲酒》東晉·陶淵明
早春的貴州貴陽,空氣中的薄薄寒涼擋不住悄然而至的絲絲春意。窗臺上、庭院里,細長的葉片恣意伸展,秀美的花朵點綴其間,正是各色蘭花迫不及待地悄悄綻放。它們亭亭玉立、姿態優雅,散發出若有若無的清幽香氣,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詩意。
“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蘭花,以其清秀之姿、淡雅之香,自古以來便承載著中國人對高潔品格的向往。在貴陽,賞蘭是一種生活情趣,人們既鐘情于花朵的芬芳雅致,又沉醉于葉片的飄逸靈動,蘭花成為市民裝點生活、寄托情思的心頭好。
以蘭寓情,陪伴悠悠歲月
“哥是山中一棵松,妹是蘭草花一叢”“太陽出來照高巖,高巖腳下蘭花開”……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貴陽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豐富的野生蘭花資源,也產生了許多以蘭寓情的少數民族山歌,形成了山區特有的蘭花文化。
“貴陽人喜愛蘭花,人們熱衷養蘭、賞蘭,在看望老人、師長時常以蘭花作為禮物。”貴陽市蘭花協會秘書長鄒善珍介紹,貴陽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到蘭花盛開的季節,周邊的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同胞采摘蘭花,捆成一簇簇,倒掛在扁擔上,一路哼著山歌到貴陽沿街叫賣,頗受市民歡迎。
1987年,蘭花被正式確定為貴陽市市花。個性鮮明、獨具風采的蘭花,從此成為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之一。“蘭花代表君子的高潔、謙遜與堅韌,這與貴陽人質樸、包容、奮進的精神不謀而合。”鄒善珍說。
在貴陽,不僅市民家中愛養蘭花,蘭花造型還成為許多雕塑、裝飾的靈感來源,以各種形式盛放在城市地標之中。
2002年,以蘭花為設計主題的大南門環島建成。環島中心的蘭花雕塑由中國美術家協會設計創作,用不銹鋼材料制成,采用傳統的雙鉤法表現纖細的葉、雅致的花,通過巧妙的棱角轉折、虛實對比等展現蘭花簡潔流暢的形態特征,在街心花園花草樹木的襯托下更顯靈動,與周邊的南明河、甲秀樓以及環島附近的高樓相得益彰。
以蘭會友,盡顯典雅風姿
不久前,一場蘭花愛好者的盛會——貴陽第十四屆蘭花博覽會如期舉辦。走進位于貴鋼花鳥市場的蘭博會會場,一株株秀美的蘭花映入眼簾,展現著不同的風姿,引人沉醉。
“蘭花鑒賞,可看瓣型,講究‘一荷難求’,荷瓣更稀有、審美價值更高;可看顏色,外三瓣、花捧、花舌沒有任何紅斑和雜色的稱為素花,‘素花無下品’;可聞花香,以清幽、淡雅、持久為上。”貴陽市蘭花協會副會長李黎明說,蘭花的鑒賞標準,是由老百姓樸素的審美歸納總結而成,“即使你不知道這些標準,也能發現自己喜歡的蘭花。”
一株特別的蘭花前,人們正駐足觀賞。“這一株春蘭,參評人將它取名為‘紅蜻蜓’。它是‘雙藝’,既有葉藝又有花藝——葉片有綠色和黃綠色兩種顏色,花朵是紅底中透花、綠色鑲邊,獲得特金獎。”李黎明說,為了激勵參展者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讓觀眾能欣賞到更多的蘭花精品,此次博覽會設置68個獎項,其中特金獎3枚,金獎10枚。
蘭花以難養著稱,每年花期不過一個月,為何許多人愛養蘭?“蘭花品種多樣、富于變化,花與葉都充滿審美意趣。”蘭花愛好者周建宇說,“每當與一種新的蘭花相遇,它會開出什么樣的花朵?葉片在一年四季中又會有哪些變化?這都給人帶來無盡的樂趣。”
以蘭傳香,走進千家萬戶
貴州是我國蘭科植物重點分布區域之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2021年聯合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蘭科植物有285種,在貴州分布的就有80種,超過全國總種數的1/4。
走進貴州省林業科學研究院蘭科植物恒溫組培室,一株株兜蘭幼苗舒展新綠,片片嫩葉清新透亮。培養皿內,一綹綹乳白色的菌絲與幼根緊密纏繞,編織成一張充滿活力的“生命網”。
貴州省林科院蘭科植物團隊開展菌根技術研究,蹚出蘭科植物保育的新路徑。“一個周期內的兜蘭根系僅能分離2—3株有益菌株,完成菌根化育苗全程需要兩年多。”貴州省林科院高級工程師田凡說,歷經上千次重復試驗,團隊培育的硬葉兜蘭菌根化種苗去年順利開花。目前,他們已通過無菌播種及菌根技術培育蘭科植物種苗10萬余株,部分人工繁育種苗成功實施了野外回歸。
在貴陽市白云區,貴陽市蘭花協會建了一個蘭花培育基地。“我們將目前市面上比較少有的品種進行人工培育,讓更多精品蘭花走進千家萬戶。”李黎明說,隨著蘭花種植技術的不斷進步,尤其是人工繁育技術的突破,如今市場上的蘭花種類日益豐富,價格也更加親民。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貴陽有各類型蘭花種植基地8個;全市蘭花規模栽培面積約7萬平方米,盆栽蘭花植物約4萬盆;專門從事蘭花產業生產、營銷人員2000余人。
在貴陽,喜歡培育蘭花的市民眾多,也進一步豐富了人工蘭花品種資源。來自畢節的周毅時常帶著自家種植的蘭花到貴鋼花鳥市場售賣,還喜歡在網上分享種植經驗。“同蘭花愛好者們溝通交流,有助于培育更多精品蘭花,也能進一步傳播蘭花文化。”周毅說。
(陳潔泉參與采寫)
《中國城市報》(2025年02月24日第06-07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