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奎屯市團結街街道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自治州黨委組織部長會議精神,按照“1+8”黨建部署要求,堅持黨建引領,通過抓引領強軸心、抓隊伍強能力、抓服務強共治、抓指導強落實“四抓四強”機制,不斷提升治理能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筑牢堡壘抓引領
強化治理軸心
規范建強黨支部。團結街街道全面推進“五個好”標準化規范化黨支部建設,緊扣5個方面細化32項責任清單,每項工作細分到月,掛圖作戰。每月開展黨組織設置排查,把排查整改工作抓細抓實抓到位。
健全治理組織網絡。健全“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黨小組)+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設置,35個網格全覆蓋成立黨支部(黨小組),47名街道干部按照“2112”工作機制全部進社區入網格,每人包聯10戶,推動具備條件的樓棟成立樓棟黨小組,織密聯防聯控組織網絡,街道干部全年三分之二時間在社區開展工作。
立足崗位爭當先鋒。扎實開展黨員“三學三亮三比”爭當先鋒行動,評選工作標兵12名、掛牌共產黨員戶2178戶,為767名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引導廣大黨員亮出身份、發揮作用。
分類指導抓隊伍
強化服務能力
建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團結街街道目前共有41名社區干部考取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推薦4名社區干部考錄街道事業編。全面優化干部隊伍,整體優化社區干部平均年齡,初步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格局。開展“雁陣賦能”伊崗通培訓計劃,采取情景模擬、基層服務管理智慧平臺現場實操等方式,提升干部服務能力。
建強志愿者服務隊伍。采取“培養、挖潛、引進”方式,新增各類志愿服務隊伍13支,開展活動40余場次。風華里社區“藍天救援隊”榮獲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第二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龍溪里社區紅色放映員服務隊、金橋里社區銀發調解隊等一批志愿服務品牌,已成為社區引領風尚、調解矛盾的“集團軍”。
建強社會組織隊伍。依托海納人才之家,引進社會組織6家,其中“先鋒社工”已成為全市社工培訓重要平臺。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專業優勢,支持社會組織開展老年日間照料、困難群眾救助等項目5個,引導各類社會組織承接社區服務。
統籌資源抓服務
強化多元共治
優化服務陣地。團結街街道以“石榴籽家園”建設為抓手,開展黨群服務中心優化提質行動,11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平均用于居民活動面積達91.2%。創新推出“向日奎”黨建品牌,建成“向日奎”市民活動中心、“向日奎”便民生活服務中心、“向日奎”演播大廳等系列便民服務矩陣,曙光里社區、喀拉尕什社區在全市率先實行社區辦公陣地與居民活動場所分離,切實讓黨群服務中心成為群眾文化娛樂、讀書學習、志愿服務的幸福驛站,得到了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整合服務資源。抓實“伊家人”共駐共建機制,調整更新委員單位,16名委員單位與街道社區簽訂共建協議書,梳理制定“四張清單”,推動81件民生實事形成實施項目。強化物業管理,全面推行社區“兩委”、物服企業“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目前已有1個社區更換物業,啟明里、喀拉尕什社區“紅色物業”創建扎實推進。
凝聚服務合力。以“奎城先鋒”積分制管理平臺為抓手,全面推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引導700余名黨員群眾主動參與基層治理,設立黨員先鋒崗、示范崗23個,解決急難愁盼問題80件。常態化開展“五百行動”(進百家門、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難、暖百家心),每季度開展入戶抽查,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嚴格責任抓指導
強化工作落實
加強跟蹤指導。團結街街道綜合“五個好”標準化規范化黨支部創建,按照3:5:2比例確定優良差社區,排名靠后的3個社區包聯班子成員蹲點指導,推動晉位升級。
強化亮曬評比。采取定期召開黨建工作推進會、每季度交叉檢查、每半年開展專項督查的方式,解決黨建責任上熱中溫下冷層層遞減問題,推動既定任務目標全面落實。
注重互比互看。充分發揮風華里社區、海納爾社區示范標桿作用,組織社區“兩委”開展工作交流觀摩、支部書記現身說法、干部跨社區跟進鍛煉等,通過現場聽、實地看、交流議,讓社區干部參與討論學習,在互學互鑒中共同提高。
《中國城市報》(2025年02月24日第2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