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81.4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3.3萬億元,同比增長14.7%。
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常常遇到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整合資源、數字賦能、生態共建等一系列創新探索,正為小微企業融資開辟新路徑。
從“分散輸血”到“協同造血”,整合各方資源、打好政策“組合拳”。小微企業融資難,表面是缺錢,本質是缺信用、缺信息。為此,上海市率先打造“統一數據出口”的融資信用平臺,整合稅務、市場監管等多部門數據,為企業精準“畫像”,通過區塊鏈技術確保數據安全共享,讓信用“可見”成為貸款“可及”的基石。廣東省清遠市則多措并舉,通過提升經濟金融適配度,增強普惠金融滲透性,對接問需、持續“更新”的融資方式,讓涉農主體通過“紅茶貸”“養雞e貸”等特色產品獲得精準扶持,讓個體工商戶借助“個人經營貸”“悅農小微貸”“民宿貸”等金融工具擴大經營規模,讓小微制造企業憑借“紡織貸”“眾創貸”“產業貸”等專屬方案破解融資瓶頸。從各方實踐來看,政策協同的關鍵在于打破部門壁壘,形成“財政貼息+信用增信+產品創新”的組合拳,使股、債、貸三渠道聯動,讓融資從“單點突破”轉向“系統推進”。
破解“數據孤島”“信息孤島”難題,讓信息化賦能小微企業轉型升級。一方面,信息不對稱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癥結之一。對此,河北省邯鄲市的“電力數據貸”給出新解法——銀行通過企業用電量、繳費記錄等真實經營數據發放純信用貸款,788家企業因此獲貸近8億元,加速將企業的經營性數字資源轉化為可流通的數據資產,提高了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資產與風險的評估能力。又如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緊緊依托數字平臺,簡化企業融資需求填報流程,自動匹配銀行資源,實現“需求即達、精準滴灌”。另一方面,數字技術的核心還在于將碎片化數據轉化為信用資產。在這方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銀行的“雪蓮·流量貸”通過銀聯交易流水評估信用與風險,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增強小微企業的經營實力。
從“單兵作戰”到“生態協同”,讓金融活水潤澤小微企業發展沃土。小微企業融資不能僅靠銀行“獨舞”,還需產業鏈、服務鏈、創新鏈等協同發力。還是以張掖市民樂縣為例,當地研發農產品供應鏈金融,依托龍頭企業訂單為上下游合作社融資,破解無抵押難題。當前,各地金融機構正以不久前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為契機,通過創新金融產品解民營企業資金之渴,打造孵化器助初創科技企業成長,成立工作專班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加快落地等舉措,為小微企業提供便利、高效、優惠的貸款服務。
總之,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短期靠政策紓困,長期靠供需兩端持續發力。政府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金融機構需創新服務模式,而小微企業自身更需強化“造血”功能,提升技術、管理、財務透明度。惟有各方協同,堅決消除阻礙小微企業融資的各種隱形壁壘,方能幫助小微企業克服困難、健康發展,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
《中國城市報》(2025年03月03日第02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