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近鄰華豐聯合黨委舉辦節日活動。
華安縣委組織部供圖
近年來,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華豐鎮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整合新村社區、平湖社區、靖河社區、大同社區優勢資源,通過“組織聯建、服務聯動、活動聯辦、資源聯用”的“四聯”方式,近鄰華豐聯合黨委應運而生,進一步推動黨的組織優勢和治理優勢向基層延伸,激發多元共治新活力,打造組織有力、治理有效、群眾滿意的社區工作新格局。
組織聯建
提升社區黨委引領力
組建黨建聯合體。堅持黨建引領主線,突出組織協同作戰優勢,打破條線和區塊壁壘,由縣級統籌指導,鎮黨委牽頭,整合華豐鎮轄區內4個社區力量,組建近鄰華豐聯合黨委。
完善組織架構。持續延伸黨組織觸角,結合小區居民人口、黨員數量等實際情況,積極構建“社區黨委—社區黨支部—小區兼合式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黨組織架構,成立15個兼合式黨支部,劃分68個黨小組、310戶黨員中心戶,有效擴大黨組織工作覆蓋面。
構建協商議事機制。建立社區近鄰黨建聯席會,由社區、物業、業委會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圍繞小區治理、公共服務、環境提升等方面的工作共商共議,每季度定期召開一次,并根據需要邀請住建局、市監局等相關部門參與。近鄰華豐聯合黨委成立以來,已累計解決小區雜物亂堆放、車輛亂停亂放、“飛線充電”等問題30余個,有效強化協同治理的能力。
服務聯動
提升基層治理執行力
織密“一張網”。積極推進黨建組織網絡與社區治理網格“雙網融合”,因地制宜劃分23個網格、112個網格單元,推動87名黨員任網格員。細化網格員職責,使信息在網格采集、走訪在網格提升、糾紛在網格調解,2024年以來化解矛盾糾紛13起。
搭建“一個平臺”。聚焦群眾切實需求,依托線下網格、線上“鄰呼我應”小程序平臺,廣泛收集并分類整理群眾的意見、訴求,累計收集咨詢訴求76條,并通過上門服務、集中辦理等做到“即收即轉即辦”,切實回應群眾呼聲、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同下“一盤棋”。堅持系統思維,推動社區集約化管理和平安建設,大力開展小區安全聯合巡查,集中整治安全隱患8個。同時,不定期組織消防演練和地震演練,強化社區居民安全意識,致力于構建一個安全、穩定、和諧的社區環境。
活動聯辦
提升鄰里和諧凝聚力
黨日活動齊攜手。以黨員互學互動互聯為抓手,4個社區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黨建交流、黨員集中培訓等活動13場,逐步構建聯合黨委黨員教育體系,實現黨組織凝聚力和鄰里關系的雙促進。
節日活動齊參與。發揮聯合黨委資源優勢,在節日期間共同舉辦各類慶祝活動,近年來舉辦中秋晚會、重陽節座談會等活動17場,豐富居民文化生活,增進鄰里之間的交流和友誼。
志愿活動齊擔當。以服務群眾為重點,推動社區公益共辦,聚焦“一老一小”,守護“朝夕”美好,多個小區堅持每季度為老人舉辦一次集體生日會,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榮成四季城小區開辦共享課堂,舉辦“專注力訓練”“繪本閱讀”等系列活動,用心呵護兒童成長。
資源聯用
提升社區綜合承載力
陣地共享。積極融合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老人活動中心等14個陣地資源,通過雙向開放,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效提升社區服務的覆蓋面和便捷性,滿足居民多樣化的需求,促進社區和諧穩定發展。
信息共享。依托社區聯合黨委的平臺優勢,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實現社區內各類信息及時傳遞和有效整合,增強社區居民的參與感和知情權,促進社區治理民主化和透明化。
人力共享。充分挖掘小區醫療、法律、音樂、繪畫等方面的人才,培育志愿服務隊伍28支、紅色調解隊12支。深入推進在職黨員進社區“雙報到”活動,全縣72個機關黨組織全覆蓋包聯共建4個社區,推動1200多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搭建起小區與各單位之間的橋梁,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專業、便捷的服務。
《中國城市報》(2025年03月10日第31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