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驅動力,啟動居民小區黨建“攻堅提升”行動,嚴格按照“有組織引領、有力量支撐、有陣地保障、有經費投入、有運行機制以及黨建引領具體化、治理服務精細化”的“五有兩化”標準,精準推進小區黨建提質增效,持續做實做細小區治理。
規范引領
織密組織網絡
利津縣始終以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力為先導,通過科學布局和精心策劃,不斷優化組織設置,確保黨的工作直抵基層。
科學布局,分類施策。針對縣城老舊小區分布散、類型多的現狀,將全縣108個小區劃分為商業小區、單位自建小區、農村回遷小區三大類,并進行重新規劃調整。其中,42個商業小區和3個農村回遷小區設置為獨立小區,61個單位自建小區按照300—500戶的覆蓋范圍,整合為17個治理單元,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組織覆蓋,支部引領。全面摸排小區黨員情況,統籌小區治理單元和網格治理范圍,開展“建組織擴覆蓋專項行動”,46個獨立小區單獨成立小區黨支部,17個治理單元劃分成立小區網格黨支部16個,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選優配強,夯實“領頭雁”。堅持多元選配,通過“社區推薦+群眾推薦+個人自薦”模式,積極拓寬選配渠道,按照“從居民黨員挖掘一批、黨員社工選派一批、退休干部發動一批、機關干部派駐一批”的“四個一批”思路,優選65名政治過硬、素質過硬、居民擁護的黨員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實行部門政治聯審,確保關鍵少數“選得準、用得好”。
陣地升級
完善治理平臺
利津縣堅持把小區黨群陣地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基礎,加強保障、強化運行,推動小區黨群陣地、服務全面升級,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完善陣地,提檔升級。實施小區黨群服務驛站迭代升級行動,選取11個黨建基礎較好的驛站進行高標準提升打造,對11個基礎較弱的小區進行基礎扶持打造。充分整合社區配套用房、物業服務用房等陣地資源,新建小區黨群服務驛站20個,迭代升級黨群服務驛站32個,建立起居民“家門口”的紅色矩陣。
資金保障,落到實處。每年劃撥110萬元黨費專項資金用于小區黨組織建設,款項直接發放至社區賬戶,確保每個小區黨支部每年5000元黨建工作經費全額到位。同時,提高黨支部書記補貼標準,每人每月補貼500元,全力保障小區黨支部規范運行。
強化運行,提升效能。制定小區黨支部職責清單,建立“坐班值班、延時服務”兩項運行機制,推出“小區公共收益清理規范、居民參與式微改造、微治理項目認領”三大特色載體。打造“逢十議事”協商平臺,每月的10日定期協商解決小區治理、設施維護、安全提升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500余項議事成果落實落地,切實提升黨群服務效能。
資源下沉
激活治理力量
利津縣狠抓小區黨組織書記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探索資源下沉小區新路徑,激發小區治理新動能。
抓實“頭雁”,提升能力。定期組織開展專題培訓、外出觀摩、擂臺賽等活動,實施小區黨組織“幸福周”“開門第一事”兩個領辦,全面提升小區黨組織書記素質能力。年底開展小區黨組織書記履職評估,按照30%的比例分別確定競進小區和后進小區,對工作責任心不強的、群眾反映較大的小區黨組織書記適時調整,打造一支政治堅定、能力過硬的小區治理“領頭雁”隊伍。
黨員報到,示范引領。探索建立黨員常態化作用發揮體系,開展居住地黨員報到行動,引導11366名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到社區報到,依托小區黨支部,建立黨員先鋒小組、志愿服務隊、應急突擊隊“三支隊伍”,設立5類24項服務崗位,累計服務2000余次,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資源下沉,充實力量。推行社區工作者“定崗小區”制度,每天安排不低于80%的社區工作者到小區黨群服務驛站駐站辦公、輪崗服務,集中解決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2235件,記錄“枝葉情”筆記1.2萬份,實現人員力量向基層聚焦、資源配置向小區傾斜。
《中國城市報》(2025年03月10日第29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