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建強小區(網格)黨支部為抓手,通過建強組織體系、鍛造專業隊伍、開展議事協商、回應民生需求,推動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切實解決居民身邊難題,實現小區精細化治理,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上邁出堅實步伐。
建強組織體系
推動黨建觸角延伸至小區
健全組織體系。譙城區按照“地域相鄰、運轉高效”原則,優化整合黨建、公安、應急、綜治等網格,成立小區(網格)黨支部138個,設立樓棟黨小組536個,評選黨員中心戶3000余戶,構建“社區黨委(黨總支)—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把黨建末梢向居民身邊延伸。
嵌入黨群陣地。發揮小區(網格)黨支部牽頭作用,盤活小區閑置用房、物業辦公場所等空間,深化黨群陣地“八有八建”建設,系統化布局建設小區黨群驛站107個,配置圖書柜、飲水機、充電器、便民藥箱等設施設備,打造具有理論宣傳、議事協商、黨群服務等5類20項功能的“紅色微陣地”。
細化職責任務。聚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重點任務,明確小區(網格)黨支部、黨支部書記發展教育管理黨員、聯系服務黨員居民、化解鄰里矛盾問題等職責任務,建立《小區(網格)黨支部權責清單》,全面推進實體化運行。
鍛造專業隊伍
推動紅色力量下沉至小區
配強工作力量。譙城區實施“頭雁工程”,制定選拔任用“正負面清單”,通過“居民評議—小區推薦—社區考察—街道備案”程序,選拔138名社區工作者、退休黨員干部等擔任黨支部書記,吸納專兼職網格員、黨員業委會成員、物業公司黨組織負責人擔任黨支部委員,推動多元群體凝聚在黨支部。
堅持教育賦能。建立小區(網格)黨支部書記成長計劃,聚焦政策解讀、便民服務等主題,采取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實踐鍛煉等方式開展專題培訓3場次,覆蓋138人;選派43名黨支部書記赴杭州學習先進經驗,通過“走出去”開闊視野、提升能力。
注重激勵保障。建立“激勵+約束”考核機制,6名小區(網格)黨支部書記通過“擂臺賽”評比享受副科級待遇,從小區(網格)黨支部書記招錄公務員1人、事業編制2人,打破職業晉升“天花板”,同時對履職不力的黨支部書記及時約談、限期整改、動態調整,確保紅色隊伍活力。
開展議事協商
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在小區
拓寬訴求渠道。譙城區實施“紅色信箱”行動,在居民小區樓棟口、快遞存取站等位置設立“紅色信箱”83個,用于線下收集居民訴求;豐富“暖心走訪行動”小程序問題收集功能,開通線上“紅色信箱”;每月到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家中走訪一次,打造入戶“紅色信箱”,實現多渠道收集問題訴求。
健全議事機構。建立小區(網格)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議事會”,明確議事協商事項正負面清單,突出矛盾糾紛調解、節日服務需求等5類12項議事事項;設置議事“流動席位”,通過體驗式議事調動黨員居民參與議事協商的積極性。
聯動解決問題。堅持“小事小區議、大事社區議、難事街道議”,協調小區三方“議事會”、社區議事協商委員會、街道黨建聯席會議三級聯動,推行“記、列、議、辦、評”五步工作法,即記錄問題、列為議題、會議協商、督導辦理、居民評價,涉及的區級職能部門列席會議,推動解決居民飛線充電、違建拆除等矛盾糾紛問題1063個。
回應民生需求
推動幸福氛圍營造在小區
四級聯辦活動。譙城區舉辦城市社區黨建沙龍活動2次,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三新”企業資源下沉,謀劃醫療健康、便民服務等活動24項,推動區級、街道、社區、小區四級黨群陣地分別認領活動,開展326場次,服務居民6500余人。
多元認領項目。設立“紅色積分超市”,撬動多元參與小區治理“大能量”,采用積分標注紅色書籍、糧油副食等商品價格,明確“認領項目—完成任務—獲取積分”積分規則,推動社區工作者、黨員居民代表、“三新”企業員工領銜辦理政策宣講、志愿服務等“紅色項目”931個,兌現積分5500余分,居民滿意率99.3%。
發揮先鋒力量。引導小區(網格)黨支部成員、城鄉居民組長等成立“紅色先鋒隊”123支,開展“送溫暖”行動,上門走訪慰問困難黨員居民、失能人員、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1600余人,幫助解決醫療、住房、心理等問題162個,有效增強小區(網格)黨支部向心力、凝聚力。
《中國城市報》(2025年03月10日第28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