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動力電池生產車間,機械臂精準抓取、自動焊接,一塊塊新能源電池組件快速成型。身穿灰色工裝、戴著框架眼鏡的年輕人,正與工友們仔細比對圖紙、調試設備——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試制工程院機加部總監姚金健。
從一名普通技工成長為行業骨干,姚金健用十年光陰見證并參與了我國新能源產業的加速崛起。他深耕電池生產線,獲得“合肥市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如今又身擔代表使命,常常奔走在基層調研和大會之間。
“痛點即靶點,點子變金子。”姚金健這樣形容團隊的技術攻關。2019年,他成立工裝開發設計組,帶領團隊研發新型設備,大幅提高了鋰電池的生產效率和品質;2023年,又突破無損拆解技術難關,填補了行業空白。那句“學了機械進了廠,就要把螺絲擰好”樸實中見堅守。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姚金健的視角從生產線擴展到產業全局。他深入基層調研,傾聽一線工人、企業家的聲音。2023年,他提出“關于搭建公共新能源產品出口平臺和降低新能源產品出口關稅”的建議,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積極回應和推進。
“科技創新要讓企業‘唱主角’。”姚金健認為,新質生產力的培育需政策、人才、法治協同發力。他特別提到《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條例》等地方立法,為產業創新提供了“制度沃土”。在安徽省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的推動下,超百項技術從“書架”走向“貨架”,科技金融改革更讓創新企業如虎添翼。
2025年,姚金健的目光投向更遠處。他計劃提交關于新能源人才培養和民生改善的建議:“要讓高校與企業‘無縫對接’,為產業注入新活力。”
《中國城市報》(2025年03月10日第06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