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時節,湖北省武漢市各景區推出“賞花+露營”“賞花+市集”“賞花+非遺”等新體驗新消費場景,助力“春日經濟”持續升溫。圖為武漢花博匯景區各色鮮花綻放,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踏青賞花,樂享春光。
人民圖片
3月5日,消費者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凱德茂購物中心一家手機專賣店內選購手機,享受以舊換新補貼。
人民圖片
培育擴大內需是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擺在政府工作任務之首,提振消費如何發力?
當前,全球經濟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外部需求或受一定影響。在擴大內需的基礎和條件發生新的重大變化時,大力提振消費面臨新的空間和機遇。對此,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代表委員,為大力提振消費建言獻策。
提高服務消費供給質量,有哪些抓手?
大力發展“快遞經濟” 持續豐富服務場景
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郵政局原局長馬軍勝:郵政快遞高效運行產生的強大吸引力,帶動了實物流、資金流、商流和信息流的融合聯動,充分發揮了實體經濟的“筋絡”作用,已成為產業間區域間聯系的重要紐帶、地方軟硬實力的重要體現,對產業布局和生產效率產生重要影響。一個新的綜合型經濟形態即“快遞經濟”正在形成。
隨著“快遞下鄉進村”工程實施,農村快遞規模正在持續擴大,業務量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為擴內需促消費,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和統一大市場建設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建議加強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深化快遞進村,提升農業供應鏈一體化服務能力,積極發揮郵政普遍服務網絡基礎支撐作用,落實管理部門、地方政府和企業三方責任,健全完善運行保障機制,實現協同聯動。與此同時,隨著數字消費、文旅消費和健康消費等新模式新場景持續涌現,快遞服務場景不斷豐富,消費者對于快遞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更新。郵政快遞業要更加注重服務品質與過程體驗,主動拓展服務領域,增加業務種類,推動消費升級;要加快數智化轉型,挖掘數據潛能,賦能提升效率和效益,協同促進關聯產業轉型升級。
此外,為穩定城市末端網絡和保障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建議將快遞末端網點納入公共服務基礎設施范疇,在社區鄰里建設中統籌配套;引導企業總部為加盟網點賦能減負;加強行業黨建引領,持續開展關愛快遞小哥“暖蜂”行動,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
如何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
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打造放心消費環境
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韓保江:為確保完成“大力提振消費”這一重要任務,要不斷增強消費能力。要千方百計促進居民增收,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優化收入分配結構,進一步提高基層工資水平,有效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引領激發消費活力。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深化就業體制機制改革,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除了繼續加力擴圍推進和落實“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還要拿出切實可行的舉措,深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推動中低收入人群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增強消費意愿。
要持續釋放消費潛力。優化供給結構,積極發展服務消費,培育綠色低碳消費市場,持續打造消費新場景,在更多細分領域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不斷激發新的消費需求。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促進各類要素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完善鄉村市場體系,豐富鄉村經濟形態,進一步釋放農村地區消費潛力。
要著力消除消費顧慮。深入實施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推動質量標準、信用約束、綜合治理、消費維權等制度進一步完善,充分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合理規制商家經營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斷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醫療保障水平,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健全社會救助制度體系等,著力消除老百姓消費的后顧之憂。
此外,作為供給端的企業責任也很大。要從供給端創造新需求,不斷致力于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持續提升創造新消費內容和新消費場景的能力。
面對多樣化消費需求,如何創新服務消費場景?
把握消費結構升級趨勢推動文旅商體展深度融合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權衡:我們關注中國的消費,不僅要注重量的增長,更要關注消費結構的升級轉型。近十年來,實物消費的增長速度在放慢,非實物的服務類消費在不斷增長,表明我國消費結構在加快轉型升級。
上海市委、市政府敏銳察覺到了消費結構轉型的趨勢,去年重點提出要加快推動文旅商體展聯動發展,目前已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我分享兩方面感受,一方面是充分發揮文旅商體展的協調機制,推動資源整合和市場聯動。去年的F1(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中國大獎賽吸引了20萬人次,短短4天時間直接帶動消費14億余元。第二方面感受是,要注重打造消費新場景。2024年7月在上海博物館開展的古埃及文明大展,已經吸引了160萬人次參觀,收入達4億元,其中一半來自文創等周邊產品的消費。這說明,好的消費場景會帶來很大的消費倍數效應。之前上海舉辦了不少演唱會等大型活動,為保證安全都需提前嚴格審批,這就要求我們去研究如何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為文旅商體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動力。
促消費的關鍵是要提質增效,提升消費服務質量。好品質、好服務才是硬道理。同時,要持續加大高水平的開放,吸引更多的外來消費和國際消費。此外,要加快推動文旅商體展深度融合,尤其重視強化文化賦能、科技賦能。
提提升消費券對消費的拉動作用,該如何優化機制?
分層精準發放探索“消費券+AI”
全國政協委員、合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洪明基:消費券能顯著增加交易活躍程度,且對促進低收入人群消費有明顯的提振作用。近年來,各地政府通過發放消費券有效激活了線上線下消費市場。然而,當前消費券應用場景大多是更便利核銷、結算的線上消費,消費券線下實體店應用政策仍存在消費券滿減失衡、結算周期長、結算要求不統一等問題。以消費券滿減失衡為例,低收入群體通常需要小額通用券,中高收入群體則需要大額定向券。但實際操作中,無法完全保證不同群體獲得適配的消費券,易導致核銷率降低。
建議優化消費券設計機制,一方面分層精準發放,低收入群體發放小額通用券,覆蓋超市、便利店等日常消費場景,快速拉動剛需消費;中高收入群體發放大額定向券,用于家電、家居等耐用品消費,提高客單價;結合節假日需求發放主題券,契合消費高峰需求。另一方面,建立動態調節機制,利用大數據分析消費行為,智能調節滿減額度;在重點商圈發放區域性消費券,激活本地商業。同時,優化核銷結算機制,在提高核銷便捷性方面,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實現無感核銷,支持到店“支付時自動抵扣”,確保線下核銷系統穩定性;在推行實時結算模式方面,確保消費券資金實時清算至企業賬戶,減輕企業結算壓力,或根據企業歷史經營數據預撥一定比例的券面額度,后根據核銷數據動態結算多退少補。還可強化行業適配政策,如實行線下實體店通用策略,推廣通用券以覆蓋更多實體店。此外,可考慮建立效果評估體系,考量消費券對拉動消費的貢獻度;借助AI等數字技術,探索“消費券+AI”智能化匹配發放模式。
《中國城市報》(2025年03月10日第04-05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