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蓼皋街道平塊社區“老吾老驛站”組織老人開展手工品制作活動。
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旺家社區組織轄區孩子們開展手工制作活動。
近年來,貴州省銅仁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圍繞減負、增收、提質、拓渠、優考持續推進基層基礎“強雙基”,通過完善“三項機制”、建好“三支隊伍”、優化“三條路徑”、抓實“三項舉措”,落實“四個著力”,全面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質效。
完善“三項機制”
著力構建城市基層治理格局
健全基層治理機制。銅仁市成立由市、縣黨委書記任總召集人,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任召集人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協調機制,設立社會治理、社區服務、物業管理等6個專項工作組,實行會議、協商、調研等制度,構建由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社會工作部門具體協調、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城市基層治理格局。
構建平急轉換機制。依托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協調機制,構建扁平化應急指揮體系,建立“平時”參與社區基層治理工作、“急時”積極應對各類急難險重和風險挑戰問題的“平急轉換”應急動員機制,全市組建街道、社區應急綜合服務隊222支,累計開展應急演練468次。
優化網格聯系機制。全面推行“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治理機制和“黨小組(黨支部)+網格員+聯戶長”基層治理鐵三角,落實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聯系社區網格制度,調整優化28名市級黨員領導干部、177名縣級黨員領導干部、309名街道領導班子聯系社區網格1112個,落實每年到聯系點實地調研指導工作3次以上,幫助解決群眾困難問題。
建好“三支隊伍”
著力增強城市基層工作力量
配強社區工作者隊伍。銅仁市加強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敬業奉獻、結構合理、群眾滿意的社區工作者隊伍。按照每萬城鎮常住人口配備社區工作者18人要求,優化工作力量配置,2024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社區工作者599人,進一步充實基層工作力量。目前全市社區工作者2111名,每萬城鎮常住人口配備社區工作者16.71人。
育強兼職委員隊伍。持續深化街道社區兼職委員制,發揮街道社區兼職委員樞紐作用,推動多元主體融入基層治理。加強兼職委員隊伍建設,選派與基層治理密切相關的駐地部門黨組織負責人擔任街道黨工委兼職委員,選派轄區內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兩新黨組織負責人或業委會中黨員負責人擔任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著力建設、鍛造一支高素質兼職委員隊伍。目前全市街道、社區兼職委員共688名,作用發揮更加彰顯。
壯大志愿服務隊伍。以培育“志愿同仁”新時代志愿服務品牌為抓手,采用“六個一批”模式,分類組建社會化志愿服務隊伍,全市新組建平安志愿服務隊2800余支、生態環保志愿服務隊1300余支、醫療健康志愿服務隊1100余支、文藝志愿服務隊300余支、法律援助志愿服務隊180余支,推動全市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將志愿服務工作以小切口嵌入城市“一老一小”服務、文明城市創建、錦江河生態環境保護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為全市經濟社區高質量發展貢獻志愿力量。2024年累計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3.7萬余次。
優化“三條路徑”
著力破解城市基層治理難題
做實網格治理服務。銅仁市深化黨建引領網格化服務管理,合理設置劃分網格,將組織、政法、宣傳、城管、應急等設置到社區的網格優化整合至1587個,配備專職網格員1449名。完善網格運行機制,印發網格化服務管理“多網合一”工作方案,明確6方面17項重點任務,推動網格工作落地落實。運用網格管理體系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推動人民調、行業調、司法調“三調聯動”,實現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8.55%。
深化黨建聯建共建。深化社區、單位、行業黨建聯建共建,引導1118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聯建共建,幫助解決困難問題3619個。加強區域化黨建,選聘89名街道黨工委兼職委員、599名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參與城市基層治理,全年領辦事項959件。探索非領導職級(等級)干部擔任城市社區指導員,建立社區指導員領辦“一個項目”、辦好“十件實事”、走訪“百戶居民”年度工作目標,引導“改非”干部發揮余熱,幫助群眾解決困難。
推動“輕車壯馬”賦能。貫徹落實關于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的若干措施,分批次建立街道履職事項清單,堅持“一街道一策”、分類指導,擬訂規劃清單,推動基層權責邊界更加清晰。印發《銅仁市編制資源下沉方案》,推動全市1473名事業編制下沉鄉鎮(街道),全面取消38個街道招商引資、協稅護稅等工作任務,賦予街道黨工委綜合執法調度、多部門協同解決的綜合事項的統籌協調和考核督辦權限,為街道社區持續賦能。規范社區機制牌子及證明事項,致函104家市直單位以及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供電、保險、金融等部門,自上而下梳理各系統要求社區出具的證明事項和設置的機制牌子,對不符合規定的予以取消,切實減輕基層工作負擔。
抓實“三項舉措”
著力提升城市基層保障水平
加大社區財政投入力度。銅仁市將社區組織運轉經費補助資金列入財政年度預算,嚴格執行各項財經法規和管理制度。落實好城市社區經費補助標準再增加10萬元要求,2024年足額撥付相關費用,推動社區辦公經費和服務群眾經費持續增長。建立健全梯次發展、等級明晰、科學合理、運行有效的社區工作者崗位等級序列,設置“五崗二十級”薪酬體系,實行“職務薪酬+級別薪酬+績效薪酬+學歷津貼+職業資格津貼”制度,不斷提高社區工作者工資待遇水平。
加強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常態化將街道黨工委書記、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社區工作者等納入年度教育培訓計劃,建立市級示范培訓、縣級重點培訓、街道全員培訓的分級培訓制度,依托各級黨校、高等學校、職業學校和網絡平臺,扎實開展街道黨政正職、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工作者等能力提升培訓班,指導區縣圍繞10個領域8個群體黨員開展相關培訓,2024年全市累計培訓3.5萬余人,基層干部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加強干部正向激勵表彰。建立健全考核獎懲機制,將政治素質好、工作實績強、社區群眾滿意的街道干部、社區工作者推選為“兩代表一委員”,提高其政治待遇。常態化選拔4名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進入鄉鎮領導班子,充分調動社區干部干事創業激情,激勵在城市基層治理中干事有為。用好職級(等級)晉升政策,2024年全市鄉鎮(街道)公務員職級晉升同比增長33%,縣以下事業單位等級崗位使用率明顯提升,有效激發基層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圖片由銅仁市委組織部提供)
《中國城市報》(2025年03月10日第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