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城市景觀。
“小小文明志愿者”開展慰問一線工作者活動。
嘉峪關市啟動“社區管家”行動。
“紅色物業”便民服務行動為居民解決生活難題。
蘭州市“共享黨課”開講。
城市基層黨建是一項系統工程,更是一項改革任務。近年來,甘肅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中辦《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精神,主動適應城市化發展變化,著眼系統建設整體建設,以全域視野推動改革創新,深化城市社區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扎實推進“四抓兩整治”重點措施落實,書寫了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系統增效的生動篇章。
統籌謀劃
完善城市基層黨建責任體系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甘肅省委對標中央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要求,科學謀劃解題,示范推動破題,確保城市基層黨建目標明確、落實有力。
堅持高站位規劃藍圖。甘肅省委全面貫徹中央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省委常委會先后3次專題研究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研究出臺《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1+4”文件,對全面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作出系統安排。近年來,省委書記林鐸多次帶頭深入街道社區調研指導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甘肅省委組織部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有針對性地制定《貫徹落實省委<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責任分工》,將“1+4”政策文件分解為六大方面、69項重點任務,逐項明確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實施單位和完成時限,推動全省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各項任務落實落地;連續三年安排專題調研,研究破解重點難點問題,推動全省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發展;2020年深入蘭州等5個市州的28個街道74個社區開展暗訪督查工作,下發通報指出具體問題,督促各地舉一反三抓好整改提升,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落地見效。
抓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提質增效。為全面推進城市社區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甘肅省委組織部組織力量編寫了《甘肅省城市社區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手冊》,形成了全面指導城市社區支部建設的8項標準、45個具體規范;扎實開展達標爭創活動,組織動員1384個社區黨組織對照標準強弱項、補短板、提質量,有力提升了支部組織力,增強了支部政治功能;堅持典型帶動,撰寫《甘肅省城市基層黨建創新與實踐》推介基層經驗做法50篇,培育選樹省級城市社區樣板黨支部6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各領域基層黨支部比學趕超;注重創新推動,開發建設了集“標準、應用、管理、學習、服務、資訊”于一體的甘肅黨建信息化平臺,將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標準開發成操作程序,支部和黨員在線學標用標,系統根據支部行為數據自動對標,上級黨組織在線指導督辦達標,實現標準化與信息化有機融合,推動城市社區黨支部建設標準化規范有效落實。目前,全省已有超過167萬名黨員注冊使用平臺,超過7.1萬個黨組織登錄平臺開展組織生活。
示范引領輻射帶動。甘肅省深入開展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引領行動,突出抓好蘭州市、嘉峪關市、金昌市和敦煌市、高臺縣、華亭市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鼓勵指導6市縣在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區域領域黨建互聯互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社區工作者體系建設等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積累經驗,發揮面上示范和帶動效應;健全調度機制抓落實,定期督促指導6市縣系統梳理重點任務,有方向、有目標、有計劃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每季度了解掌握6市縣工作進展情況,定期不定期督查抽查城市基層黨建重點任務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示范市縣創建工作順利開展。在省委組織部的精心指導下,6市縣結合實際探索了蘭州市的樓宇街區共建、嘉峪關市的“互聯共轉”行動、敦煌市的“社區吹哨、部門報到”、高臺縣的“黨建聯盟、服務連心”活動等有效做法,探索了一系列解決新問題、推動新發展的有效舉措。
“四級聯動”同向發力。市、區、街道、社區四級黨組織主動擔責、盡心履責,市級總體規劃、破解難題,區級具體指導、協調推進,街道社區區域統籌、推動落實,構建了上下聯動、同頻共振、有效運轉的責任聯動體系。14個市州、86個縣區黨委全部建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重大問題。華亭市實施“書記領航工程”,市委每季度召開1次常委會,專題研究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健全完善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制度,逐級明確成員單位和職責任務,要求上一級黨建聯席會議吸收下一級黨組織成員參加,聯席會議由各級主要領導召集,通過強化對下指導、吸收下級黨組織成員參加等方式,定期溝通協商,上下協同解決問題。天水市建立由市人社局、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市自然資源局等16個部門單位和各縣區委組織部為主體的市級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制度,2020年先后4次召開現場推進會,推動城市基層黨建重點任務落實。
深化改革
下好城市基層黨建“先手棋”
街道管理體制改革是城市基層治理和城市基層黨建的“先手棋”,一招解題,滿盤皆活。甘肅省著眼城市基層黨組織工作實際,打出一套“賦權+擴能+松綁”的組合拳,改變了以往“大部門、小街道”的狀況,打破了以往街道“看得到管不著”的窘迫局面,街道黨工委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的主責主業更加聚焦,區域“核心”地位進一步凸顯。
優化職能強核心。省委始終聚焦街道黨工委統攬協調能力,優化街道黨工委職能,明確街道黨工委主要履行加強黨的建設、統籌區域發展、組織公共服務等8項職能,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資、協稅護稅等工作任務,健全完善街道權責清單,有效解決了以往街道黨工委領導核心作用發揮不夠充分的問題,推動街道黨工委集中精力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目前,全省139個街道全部取消招商引資、協稅護稅等職能。華亭市發揮“船小易轉身”的優勢,全部取消街道的招商引資、爭取資金等經濟職能,為街道“松綁減壓”,向街道賦能擴權,有效增強了街道黨工委統籌協調能力。
賦予權力強核心。堅持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權力下放的原則,賦予街道黨工委對職能部門派駐機構負責人考核考察和選拔任用征得同意權、制定社區建設規劃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的規劃參與權、對區(縣、市)職能部門派駐機構統籌協調和考核督辦的綜合管理權、對轄區事關群眾利益的重大決策和重大項目的建議權等4項權力,探索實行將派駐街道工作力量的指揮調度、考核監督等下放給街道,要求上級部門不得以簽訂“責任狀”、分解下達指標、考核驗收等方式將工作責任轉嫁給街道承擔,著力讓街道有權力、無牽絆地發揮好統攬協調能力。目前,全省139個街道的工作全部由區(市、縣)黨委政府統籌考核。
優化機構強核心。按照“五辦四中心”模式調整優化街道內設機構,一般設置綜合辦公室、黨建工作辦公室、公共管理辦公室、公共服務辦公室和公共安全辦公室等5個內設機構,設置政務服務中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和公共事務服務中心等4個事業單位,組建由街道統一管理的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增強街道黨工委領導基層治理能力。目前全省各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完成率達100%。同時,強化街道機構編制管理,明確要求不得干預街道機構編制事項,不得要求街道對口上級機關設置機構和配置職能,鼓勵從上往下跨層級調劑使用行政和事業編制。2020年全省跨層級調劑使用行政和事業編制786個。
構筑合力
增強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
基層黨建強,基層治理就強。近年來,甘肅省著力搭建“融”的平臺,拓寬“統”的路徑,創新“聯”的方式,不斷增強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一大批群眾身邊的急事難事揪心事得到了有效解決。
健全完善兼職委員制。堅持把實行兼職委員制作為提升城市基層黨建成色和質量的一把有力標尺,廣泛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分別吸納轄區單位行業、各領域黨組織負責人以及業委會、物業企業中的黨員負責人擔任兼職委員,推行協調議事機制,統籌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事。目前,全省139個街道全部成立“大工委”,1384個社區全部成立“大黨委”。天水市麥積區道北老磚瓦廠小區是一個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停車位少、亂停亂放等問題經常引發矛盾糾紛,北山路社區充分發揮交警、社區民警、房產公司等“大黨委”兼職委員作用,通過設置免費停車位、聘用義務勸導員等措施,化解了矛盾糾紛,解決了居民停車難題。
廣泛推行共建共享。出臺推動街道、駐區單位、行業領域黨組織融合共建的《關于建立健全城市基層黨建互聯互動共建共享工作機制的實施方案》,大力推廣互聯互動雙向溝通服務的新方式新形態,社區黨組織根據居民需求列出服務項目菜單,共建黨組織發揮資金、政策、人才等優勢“對單配餐”、解決難題,推動了共駐共建由“感情化”維系向“責任化”分擔轉變,打造融合發展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2020年全省各級各領域共8472家單位黨組織參與到街道社區共駐共建活動,簽訂共建協議6778份。省直部門堅持走在前、作表率,示范帶動全省24.9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參與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建等活動,解決轄區問題群眾難題和“微心愿”8762件。
做優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引領作用,整合轄區駐區單位、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等各類資源力量,構建“一核多元”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格局,提升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水平。金昌市堅持以自治聚民心,健全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協商、群團帶動、社會參與等機制,推行基層協商民主“六步議事法”,幫助群眾解決了街區路面改造等熱點難點問題300多件。武山縣建立由社區黨員干部、轄區黨員居民和公益性崗位人員等組成的“武山社工隊伍”,長期活躍在交通勸導、環境監督、助殘扶弱等崗位上,有效幫助基層解決了交通疏導、環境治理等問題。
推動網格網絡精耕細作。主動適應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大力推行社區網格化管理,合理設置4307個網格,建立網格黨支部3355個,加大與綜治、公安、城管等部門設立的網格融合,推行“1+1+1+N”人員配備模式,每個網格由1名街道社區黨員干部包聯、配備1名網格黨支部書記、1名專職網格員和多名網格協管員,合理安排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社區工作人員擔任網格長、網格員,形成了“天上有網、地上有格”的精細化基層治理新模式,實現群眾訴求快速回應、治理難題及時破解。蘭州市利用三維數字社會管理服務系統,整合優化黨建、綜治、城管等各類網格1713個,建立網格黨支部684個,實現社會管理與服務大聯網、大聯動。嘉峪關市整合各類信息資源,拓展“云上雄關”手機APP服務領域,直接與31個社區無縫對接,推進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
夯實基礎
提升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能力
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近年來,甘肅省牢固樹立“重視基層、關心基層、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堅持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向基層傾斜,讓社區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
著力提升服務能力。健全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全省98.4%的社區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金昌市社區工作經費達到每年30萬元;嘉峪關市連續5年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列為市委為民辦實事項目,累計投入2億元,新建改擴建31個1500平方米標準化社區,建強了服務群眾主陣地。全省普遍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廣“三社聯動”工作機制,實行預約上門、民事代辦等服務,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的資源更足了,手段更多了,群眾的幸福感更強了。蘭州市七里河區西站街道西站東路社區組建7支“七彩鄰里互助隊”,開展“鄰里幫”“鄰里安”“鄰里樂”“鄰里頌”四大主題志愿活動,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評定為“最美志愿服務社區”榮譽稱號。
大力推進減負增效。實行社區事務準入制度,明確不得將社區作為行政執法、拆遷拆違、環境整治等事項的責任主體,由街道統一對社區工作進行綜合考核評比,切實把社區從紛繁復雜的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目前,99.2%的社區健全完善事務準入制度、99.4%的社區建立社區工作事項清單,全省共計清理社區出具證明事項15308個、清理社區工作事項10823個、清理社區協助辦理事項8668個、清理社區機構場所牌子8690個。張掖市全面實行社區事務準入制,對無明確依據、脫離社區實際的事務進行清理規范,建立社區工作事項清單251項,明確社區印章使用范圍,取消職能部門在社區加掛的牌子609個,清理要求社區出具的各類證明54項,社區管理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平涼市將社區行政事務統一收歸街道辦理,解放三分之二的社區工作力量下沉網格。張掖市全面清理整治社區“三多”問題,社區干部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入戶走訪、收集民意、服務群眾。
建強專職社區工作者隊伍。以社區工作者隊伍專業化、標準化為目標,著力構建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按照“每1000名居民配備1名專職社區工作者”建設專業化骨干隊伍,調整優化街道社區“兩委”班子,截至2020年底,全省社區“兩委”班子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分別占97.4%、89.5%,社區黨組織書記兼任居委會主任比例達83.8%;注重選拔政治素質高、年富力強、善于做群眾工作的人才充實到社區工作者隊伍,比照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優化等級薪酬,持續抓實社區黨組織書記集中輪訓和日常培訓,鼓勵引導參加社工師資格考試和社會學專業學歷教育,打造一支穩定的專業化基層人才隊伍,極大地優化了社區工作人員隊伍結構。目前,全省共有社區工作者23934名,專職社區工作者3562名。2020年全省在各級財政緊縮的背景下,招錄社區工作者共1557名。酒泉市破除“天花板”效應,從社區工作者中擇優選拔鄉鎮、街道領導干部68名,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23名,極大地激發了社區工作者干事創業積極性。(圖片由甘肅省委組織部提供)
《 中國城市報 》( 2021年03月08日 第15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