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于5月20日至24日開展的青海湖夏候鳥繁育期專項調查,共監測到水鳥42種4.4萬余只,較2021年同期水鳥數量增加8000余只,增幅達22.6%。
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是我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青海湖維系著青藏高原生態安全,是南北半球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站”。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何玉邦介紹,此次調查開啟了青海湖湖中島嶼水鳥繁殖地的年度首次水上監測。工作人員在鳥島、海心山等24個主要鳥類棲息地,共監測到42種、4.4萬余只水鳥,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88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16只、大天鵝6只、翻石鷸3只。
據了解,青海湖夏候鳥主要以斑頭雁、棕頭鷗、漁鷗、普通鸕鶿、鳳頭??五大繁殖夏候鳥為主,其余雁鴨類、鸻鷸類水鳥為輔。此次監測到五大繁殖夏候鳥共36200余只,較2021年同期數量增加18.3%,其中斑頭雁、漁鷗、普通鸕鶿幼鳥已孵化出殼,鳳頭??已開始營巢,棕頭鷗進入交配期。
何玉邦說,隨著青海湖生態環境不斷向好,近年來,水鳥棲息地呈現出分布廣、干擾強度降低等趨勢。“夏候鳥每年3月至10月來到青海湖繁殖棲息,近年來,夏候鳥的種類和數量都有所增加,我們也會持續做好監測與保護,讓青海湖成為真正的‘鳥類天堂’。” 何玉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