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的村舍變身共享書屋,人臉識別進入、一鍵預約借還;“健康中心”里,數字駕駛艙的大數據和智能穿戴設備實時聯動,形成每名村民全生命周期的電子健康檔案……在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溪口鎮的“鄉村未來社區”,一幅未來版“田園牧歌圖”正徐徐展開。
社區雖小,卻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在浙江,2.4萬余個城鄉社區,既是社會的“神經末梢”,也是群眾實現宜居宜業、舒心安心等愿景的載體。如今,浙江正以基層黨建為統領、居民需求為導向、數字化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城鄉社區工作,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化社區。
走進衢州市柯城區荷花街道新荷社區,處處井然有序:小區主通道邊張貼著內容全面的“紅色物業明白墻”;每個樓道口都能看到各具特色的“網格公約”……
作為老舊房扎堆的社區,新荷社區曾經也飽受“車輛亂停亂放、垃圾沒人清理、綠地成了菜園子”等問題困擾。“社區、物業、業委會和業主四方,各有各的委屈,各有各的訴求?!鄙鐓^住戶章女士說。
如今,通過建立“紅色物業聯盟”,新荷社區用黨建這根“紅線”把業委會、物業公司、小區業主等多元主體統領起來,利用聯席會議等載體,合力解決小區管理中的難點問題。
除了強化黨建統領能力,在浙江不少地方,城鄉社區治理還涌現出“百姓議事會”“睦鄰議事”等新方式。此外,多地將“數智”融入城鄉社區治理體系,用數字化疏通基層單元的“毛細血管”。
“您好,我是盈豐街道的,這里有件事需要通知您......”在杭州市蕭山區盈豐街道,由“盈豐里”數字化平臺搭建的AI數字社工“小盈”正在給社區居民“打電話”。街道工作人員通過“小盈”就能完成批量、精準、高效的通知宣傳工作。
“數字化治理平臺讓社區工作更高效。我們通過平臺構建了一系列數據體系,依次完成12萬名居民的建檔及數據梳理,進行了兩萬多次居民智能接待,打通了街道端、社區端、居民端的管理服務閉環。”杭州市蕭山區盈豐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丹說。
“數”“治”結合,不僅推進了基層社會治理精準化,也讓社區服務實現新的延伸?!坝辛酥嗅t針灸,我手上的疼痛舒緩多了!”57歲的鄭維國一大早來到杭州市西湖區雙浦鎮桑園地村社區衛生服務站,讓預約好的醫生為他做艾草針灸理療。
在桑園地村社區衛生服務站里,居民可以用智能健康一體機自助檢測血糖、膽固醇、血脂等。“村里老年人的健康數據會連入我們的‘鄉村大腦’,未來視頻問診也將實現小病不出村?!鄙@地村村干部鄭相超說。
如今在浙江,各方面力量的有機連接和統籌利用,已經成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區的關鍵之匙。在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下,現代社區治理的探索正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