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這句名言旨在強調人們安身立命應從學習開始,學習以讀書為根本。正所謂“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讀書學習歷來都是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也是衡量人品官德的重要標準。今天,領導干部應該把讀書學習作為終身習慣,做到好學樂學,學以修身、學以致用。
讀書學習對領導干部來說,應該成為一種健康的精神追求、興趣愛好、生活方式。孔子認為,人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鬃颖救司褪呛脤W、博學、善學的表率。有人問子路,您的老師是什么樣的人,子路一時不好回答??鬃訉ψ勇氛f:你可以這么說,我的老師學習起來,忘了吃飯、忘了憂愁,孜孜不倦,連頭發白了都不知道??鬃硬坏脤W、博學,而且還主張在學習上要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主張不要好為人師、不知強以為知。在孔子看來,學習要與思考相結合,只學習不懂得思考就會惘然,只思考不學習就是空想,這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此外,孔子還主張快樂地學習。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鬃右簧紙猿帧皩W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態度,顏淵在評價孔子的道德文章時說,“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意思是說,抬頭仰望,覺得很高;努力鉆研,覺得很深;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好像在后面。孔子這種活到老、學到老、不知老之將至的精神,對今天的人來說仍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和啟迪意義。
讀書學習對領導干部來說,也是一種工作需要與責任擔當??鬃拥膶W生子夏講“仕而優則學”,說的是要當個好官、稱職的官,就得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執政本領。荀子也講,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意思是說,學習不是為了當官,但要當個合格稱職的官,就一定要學習?!盾髯印啡珪牡谝黄褪恰秳駥W》。列寧曾在教育干部時說,一定要給自己提出這樣的任務:第一,是學習;第二,是學習;第三,還是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干部要上進,我們的黨要上進,我們的國家要上進,我們的民族要上進,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堅持實踐、實踐、再實踐?!弊鳛橐幻I導干部,若不注重學習,就會落后于時代,就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干不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始終把讀書學習與提高工作本領、提升政德修養緊密聯系起來,堅持在讀書學習中吸取精神食糧、錘煉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提高業務水平,堅持在讀書學習中掌握工作規律、把握人生道理、領悟人生真諦,形成崇高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過硬的領導能力和特有的人格魅力。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曾有一項對60歲退休干部的調查,結果是72%的退休干部后悔在工作的幾十年間沒有抓住學習的機會,讓時間白白流逝了?,F實中,有些黨員干部熱衷應酬、忙于事務,或者裝點門面、走走形式,心浮氣躁、淺嘗輒止,不深學;有些黨員干部食而不化、學用脫節,不善學。如果有人說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那么,三國時期孫權勸呂蒙讀書的故事足以告訴他,時間是一點一點擠出來的。在孫權的勸告下,呂蒙不但開始讀書,而且學識大有長進,讓出身士族的名臣魯肅都刮目相看。北宋名臣歐陽修身居要職、政務繁忙,但他堅持利用“馬上、枕上、廁上”的點滴時間讀書學習,經年不斷,終成一代大家。還有人說自己年紀大了,沒有時間學習了。那么,先秦時期晉平公“炳燭而學”的故事足以告訴他,一個人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東晉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說:“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明代宋濂在《贈梁建中序》說:“乃溺於文辭,流蕩忘返,不知老之將至。”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任何一個人都不是生而知之,都是學而知之、困而知之,學然后知不足,如果有人自恃先天條件好而忽視了后天的學習,就會像王安石在《傷仲永》一文中所說的那樣泯然眾人、一事無成?!吧俣脤W,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古人對好學精神的凝練至今仍在激勵著我們。各級領導干部都應把讀書學習當作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責任擔當,堅持終身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