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將改善老舊小區基本使用功能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大力實施老舊小區道路“白改黑”、地下管網疏浚改造,以及電線、電纜及公共停車設施等工程,讓老舊小區煥然一新。人民圖片
“十四五”時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路線圖出爐!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未來一段時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要求和重大行動等。
基礎設施加快補短板
《規劃》對2025年和2035年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藍圖進行了勾勒。
——到2025年,城市建設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基礎設施體系化水平、運行效率和防風險能力顯著提升,超大特大城市“城市病”得到有效緩解,基礎設施運行更加高效,大中城市基礎設施質量明顯提升,中小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補齊。
——到2035年,全面建成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方式基本實現綠色轉型,設施整體質量、運行效率和服務管理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事實上,從《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到《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再到《“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今年多份重磅政策文件釋放了基礎設施建設加速信號。
此外,多地列出了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清單。山東省提出從道路系統、水系統、能源系統、環衛系統、園林綠化系統等六方面展開建設,浙江省計劃2022年新建城鎮燃氣管網1200公里、完成老舊小區改造不少于600個,安徽省提出今明兩年力爭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100公里,云南省將加強城市防洪排澇、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建設并新開工改造1500個城鎮老舊小區。
基礎設施建設能給一座城市帶來什么?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提升人民生活質量,改善城市人居生存環境,更好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可以有效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落地,加快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設;還能促進形成有效投資,拉動就業和穩定經濟。
智能、綠色成關鍵詞
“十四五”時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會呈現出什么特點?
盤和林分析,一方面從傳統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轉向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從原來的鐵路、公路,轉向了輕軌、信息網絡、智能化、能源網絡、智慧交通等多個領域。另一方面,從大而全轉向補短板。過去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從無到有的過程,而“十四五”時期是從有到優的過程,以補短板為主。
“同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新技術新產品結合更加緊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關任務不僅是為了服務,也是為了打造新應用適配的場景,推動新興產業,如開展車城協同綜合場景示范應用,加強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加氣、加氫等設施建設?!北P和林說。
針對上述特點,盤和林建議,未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著眼于市民生活工作上的痛點,加強和優化城市基礎設施供給,比如在治理城市擁堵方面,可以增加公共交通比如輕軌供給等;另一方面,要從城市擁有的產業出發,帶動本地科技企業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綠色成為“十四五”時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詞。中國城市報記者以“智能”“綠色”為關鍵詞對《規劃》全文進行檢索,出現頻次為47次、31次。
以關鍵詞“智能”為例,《規劃》將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行動作為重點任務之一,包括開展智能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更新改造,推進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開展車城協同綜合場景示范應用,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等。
推動基礎設施公募REITs
健康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具有資金投入量大、建設周期較長的特點,需要中長期資金提供支持。預計未來數年,隨著城市化的推進,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仍將繼續保持較大的投資規模。如何及時、有效解決建設資金籌措問題,將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長期面臨的問題。
盤和林認為,前幾年,我國采用混合所有制和PPP等方式來增加基礎設施供給,這些方式的確減輕了地方政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的成本。但也要看到,無論是混合所有制還是PPP,最終投資都是需要回收的,無法體現出公共性。因此,城市基礎設施要區分盈利性和公共性。公共性基建應該由政府主導投資,盈利性公共設施可以采取PPP和混合式所有制的方式來建設。
《規劃》提出,區別相關建設項目的經營性與非經營性屬性,建立政府與社會資本風險分擔、收益共享的合作機制,采取多種形式,規范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健康發展,盤活城市基礎設施存量資產。
基礎設施REITs是近年來的市場熱點。自2021年6月首批9只公募REITs亮相以來,至今共有14只陸續上市,涉及產業園區、倉儲物流、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募資規模達541億元。
在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看來,基礎設施公募REITs創新了融資渠道,解決了“基礎設施投資的錢從哪里來”的問題,為基建投資提供了可持續的資金來源。
《 中國城市報 》( 2022年08月08日 第03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