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囑托,言猶在耳,回蕩在三衢大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多次到衢州考察調研,對衢州發展作出了一系列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的重要指示,為衢州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十年感恩奮進、一心實干爭先。浙江省衢州市委書記高屹在“‘浙’十年·衢州”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衢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交出了一份有厚度更有溫度的亮麗答卷。
衢州十年來的發展變化,從一個市域印證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衢州是如何一步步實現轉型發展、追趕跨越的?近日,中國城市報總編輯杜英姿對話高屹,深入探討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圍繞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打造四省邊際共同富裕示范區,所采取的舉措和取得的成效。
古城新市。
鑄 魂:
大力培育弘揚
新時代衢州人文精神
杜英姿:人無精神不立,城無精神不興。衢州市委八屆二次全會提出了“崇賢有禮、開放自信、創新爭先”的新時代衢州人文精神。這12個字濃縮、蘊含、表達了衢州怎樣的人文精神內核?
高屹:衢州地處浙江西部、金衢盆地西端、錢塘江源頭,境內地貌多姿、嶺谷交錯、古跡眾多、山川秀美,是一座有著18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
這一方土地自東漢起便有了關于“衢”的記載。早在唐朝,官府就在這處咽喉要道依山筑城。也是在這一磚一瓦城墻的庇蔭下,孔子的后人隨宋高宗南渡后被賜家于此,使得儒家文化在三衢大地上開枝散葉,并不斷煥發新的生機。
除了悠久的歷史,三衢大地還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9000多年前,衢州現轄的龍游縣荷花山一帶,我們的祖先就用勤勞與智慧燒制出了一件件陶器,水稻植硅體遺存也為錢塘江上游地區是世界稻作農業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增添了重要佐證。三衢漫長的文明卷軸也就此徐徐展開。蔥洞遺址展現了6000年前人類先祖的生活樣貌、姑蔑王陵揭開3000年前越地神秘歷史、孔氏南宗家廟在800多年的歲月更迭中將儒學文化傳承弘揚……歷經數千年的風雨洗禮,衢州結出了陶器、儒學、書院、圍棋等文化碩果。
12個字的新時代衢州人文精神,是四省邊際的區位環境、南孔文化的人文基因、改革開放的社會實踐相互激蕩的產物,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傳承性、時代性和引領性:“崇賢有禮”,是衢州人向上向善、知行合一的人文傳承;“開放自信”,是衢州人大氣包容、自強不息的內在品質;“創新爭先”,是衢州人敢為人先、勇創一流的時代追求。新時代衢州人文精神表達著衢州人共同的人生價值、共有的精神財富。
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在高質量發展中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強調要“著力推進全域文化繁榮、全民精神富有”,并明確提出“支持衢州創新省際合作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衢州提煉弘揚新時代衢州人文精神,就是立足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推行以精神富有為標志的文化發展模式,增強先進文化凝聚力,為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爭當“兩個先行”示范窗口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撐。
杜英姿:近年來,衢州發展全面起勢。一系列成就的取得,衢州人文精神發揮了怎樣的引領作用?
高屹:10年來,衢州全市生產總值從2011年的920億元提升到2021年的1876億元。回首奮斗路,我們更加深刻感受到,衢州發生的每一點變化、實現的每一步跨越,最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的掌舵領航,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我們也更加深刻感受到,干好工作有千條萬條,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理論觀點。“兩個結合”為推進衢州人文精神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某種意義上講,衢州的奮斗史就是一部衢州人民不斷發掘、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我們把握“兩個結合”的深刻內涵,錨定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吹響了培育弘揚新時代衢州人文精神的集結號。新時代衢州人文精神在尊重歷史傳統和現實文化的基礎上,順應時代要求、聚焦前進方向、引領當代發展,表達著衢州人共同的價值追求,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四省邊際共同富裕示范區凝聚了廣泛的思想共識、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杜英姿:“創新爭先”是踐行“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時代要求。從歷史走向未來,您認為該如何將新時代衢州人文精神與現代社會、百姓生活融合,實現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高屹:提煉弘揚新時代衢州人文精神,不是要發思古之幽情,而是要將全市人民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高質量發展建設四省邊際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宏大實踐上來。
我們將把弘揚踐行新時代衢州人文精神納入精神文明建設重要內容,結合“浙江有禮·衢州先行”文明新實踐行動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推動市民文明素養和城市整體形象的提升。最重要的是把培育弘揚新時代衢州人文精神與貫徹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推進“六治六提”作風建設等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激勵全市上下勇擔使命、砥礪前行。
造型美觀別致、恢宏大氣的衢州市文化藝術中心與便民服務中心。
塑 形:
打響“南孔圣地·衢州有禮”城市品牌
杜英姿:800多年來,南孔的習習儒風孜孜不倦滋養著這一方水土,不僅融入了城市發展的血脈,更成為浙江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衢州將孔子文化這一“子”重重地落下去付出了哪些努力?
高屹: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把南孔文化作為衢州文化內核和城市之魂,舉全市之力推動以南孔文化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我們打通南孔文化復興和南孔古城復興,總結提煉并持續打響“南孔圣地·衢州有禮”城市品牌,連續19年舉行國家級非遺南孔祭典,舉辦中國·衢州國際儒學論壇、兩創研討會,深化南孔北孔合作交流,全面實施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文化修成“古城三修”工程,大力推進南孔圣地文化旅游區創5A景區、儒學文化產業園創國家示范,南孔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南孔文化還被列入首批“浙江文化標識”培育項目,寫進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
今年7月召開的市委八屆二次全會,錨定“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爭當‘兩個先行’示范窗口”戰略定位,謀劃打造四省邊際文化文明等十個“橋頭堡”。這里面,南孔文化占據著重要位置。我們提出深入實施文化聚力賦能工程,擴大以孔子、棋子“兩子文化”為核心的區域特色文化影響力,全面融入“宋韻文化傳世工程”,推動孔子文化這一“子”重重地落下去。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在南孔文化研究、傳承傳播、產業發展、對外交流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推動衢州特色文化“出圈”。
杜英姿:如今,“衢州有禮”上升為“浙江有禮”,充分彰顯了城市品牌的空前影響力,對于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有何助益?
高屹: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實施“浙江有禮”省域文明實踐行動。衢州作為“有禮”文化的首倡地,更應把“禮”的文章進一步做好,走在前列、當好表率。
我們以“浙江有禮·衢州先行”文明新實踐行動為抓手,傾力塑造“有禮之城”;我們推進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打造市域社會治理“有禮之治”;我們以品牌力提振城市競爭力,讓文明有禮成為彰顯衢州城市魅力、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撐和強大動力。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打造四省邊際文化文明橋頭堡”,堅持“浙江有禮·衢州先行”,以有禮為先導,持續推進全城試點、全域創文和全民有禮,打造四省邊際“有禮聯盟”,推動有禮文化走出衢州、走向全國,助力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
衢州孔氏南宗家廟。
定 向: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
杜英姿:“成為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離不開工業和產業的支撐。衢州如何通過工業強市為產業“強筋健骨”,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高屹:我們牢記“成為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的殷殷囑托,堅持“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不動搖,持續推進產業創新、動能培育,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最大增量。10年來,衢州規上工業總產值從2011年的1300億元提升到2021年的2494億元,新材料、新能源、集成電路、智能裝備、生命健康、特種紙等六大標志性產業鏈形成集聚集群態勢。
去年以來,我們明確提出“工業強市、產業興市”,謀劃實施工業強市十大專項行動,引進了時代鋰電、吉利“三電”等4個百億元級項目,新增上市或過會企業10家、總數將達到16家,實現了上市公司“縣縣全覆蓋”。今年1—8月,衢州工業投資、制造業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32.7%、50.9%、96.1%,增速均居全省前兩位。
杜英姿:衢州奮力“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在推動城市能級實現新提升方面有哪些成果?
高屹:我們牢記“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的殷殷囑托,全力打造四省邊際的現代產業、人才科創、數字變革、開放開發、交通物流、全域旅游、文化文明、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綠色生態等十個“橋頭堡”,特別是謀劃實施城市發展十大專項行動,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級,進一步做強自己、服務周邊,更好地彰顯浙江共同富裕和現代化先行在周邊省份的示范效應。
黨的十八大以來,衢州城鎮化率從45.7%提高到58.1%,常住人口增加15.5萬人,城鎮人口增加35.3萬人,城市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交通先導實現重大突破,杭衢高鐵建設全線推進,九景衢鐵路、衢寧鐵路開通運營,杭新景高速建成通車,杭金衢高速雙向八車道貫通,民航通航城市從3個增加到24個,衢州港2019年開港以來貨物吞吐量突破1200萬噸。二是功能品質有了大幅提升,我們持續深化南孔古城、核心圈層、高鐵新城建設,市體育中心、市文化藝術中心和便民服務中心等成為城市新地標,四省邊際中心醫院等一批重大公共服務設施建成投用,未來社區建設全域推進,整座城市蒸蒸日上、欣欣向榮。三是文明創建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衢州以全國第四名的優異成績一輪過審、高位創成全國文明城市;2021年,又在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中位列114個地級市第一名。
杜英姿:“打造四省邊際數字變革橋頭堡”是衢州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全力打造的十個“橋頭堡”之一。衢州將如何在數字賦能中贏得未來?
高屹:我們牢記“思想要有新解放,觀念要有新轉變”的殷殷囑托,按照省委“當好改革先鋒”的要求,全力以赴推進數字化改革走向縱深,基層智治系統建設走在全省前列,上線工業強市在線、鄰禮通、共富培訓在線等重大場景應用,形成《基層治理大腦建設指南》《“141”體系迭代升級工作指南》等理論成果192項、制度成果388項,成為唯一參與全省數字化改革教材編撰的設區市。2021年度浙江改革突破獎,衢州榮獲1金2銅1提名;在上半年全省數字化改革綜合評價中,市本級和柯城區、衢江區、龍游縣、江山市均位列全省第 1檔,獲 5 星評價。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區重大改革、數字化改革“三位一體”融合推進,加快重大數字化場景應用的落地運用,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統籌規劃布局區域5G互聯網、數字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基礎設施,在四省邊際率先建成“掌上辦事之城”“掌上辦公之城”“掌上治理之城”,努力把改革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為全省推進“兩個先行”展現衢州擔當、作出衢州貢獻。
杜英姿:衢州把生態作為最大的優勢,是如何全力做好保護和轉化的文章,持續擦亮生態“金名片”的?
高屹:我們牢記“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殷殷囑托,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的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持續擦亮詩畫浙江大花園最美核心區的生態底色。
自2016年《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試點實施方案》獲批以來,衢州創新推出“天空地一體化”生態保護與監測工程、集體林地地役權改革、跨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多項舉措。2019年9月,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上,中國發布《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其中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就以錢江源國家公園為例。
此外,衢州堅決打好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塑攻堅戰,全國首創碳賬戶體系,全市域推進“兩山合作社”改革,八奪五水共治“大禹鼎”、兩奪“大禹鼎”金鼎,生態環境公眾滿意度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是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榮獲聯合國“國際花園城市”稱號。
杜英姿:“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蘊含了共同富裕的核心要義,突出了發展機會均等和發展成果共享的理念。衢州是如何探索具有普遍意義的山區和省際地區共同富裕和現代化新路徑的?
高屹:“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把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任交給了浙江。衢州在全國333個地級行政區劃中,經濟總量排在第160名,整體發展處于中游水平,山地丘陵偏多、縣域經濟一般、農業占比相對較大,具有中國大多數地級市的普遍特征。因此,衢州在共同富裕上的探索和實踐,在全國都具有較為普遍的參考意義和價值。
一直以來,我們把共同富裕作為最大的民生,扎實推進“擴中”“提低”,補短板、促增收,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10年來,衢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9%、10%,增幅始終位居全省前三;城鄉居民收入倍差從2.05縮小至1.86;家庭人均年收入9000元以下現象全面消除,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2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實現全覆蓋;新改擴建幼兒園117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20所,全市域實現教育基本現代化;每千人執業(助理)醫師數從2.26人提高到3.51人;人均預期壽命從78.6歲提高到81.9歲,榮獲“世界長壽之都”稱號;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實現城鄉同標,2021年底養老和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9.72%、99.97%,均列全省第一。
踏上新征程,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聚焦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總方向,聚力“工業強市、產業興市”,狠抓“擴中”“提低”改革,加快縮小“三大差距”,以改革突破帶動共富先行,努力走出一條具有衢州特色、普遍意義的共富之路。
(圖片由衢州市委宣傳部提供)
《 中國城市報 》( 2022年10月17日 第 04-05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