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大型企業的迅猛增長,很多企業的不動產已經遍布全國,覆蓋廣闊、體量巨大,加之近年來諸多因素對辦公場所管理要求更多元化和復雜化,這都對企業不動產管理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這一背景下,仲量聯行10月25日在上海發布了行業首個企業不動產調研報告《從成本考量到資產戰略——中國企業不動產管理圖鑒》。報告指出,重構企業不動產管理路徑將成為所有企業成長中的必經之路,企業應該重視專業體系搭建,以應對未來科技和社會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新挑戰。
企業不動產認知度有待提升
近日,仲量聯行針對200余位在企業中從事不動產相關工作的負責人進行了調研,調研企業平均員工規模約3,000人,全國職場總數25個,管理不動產總面積平均為3-4萬平方米,涵蓋TMT、金融、專業服務業、制造業、化工能源和生命科學等行業。
調研表明,盡管69%的受訪企業表示曾了解甚至踐行過企業不動產(Corporate Real Estate, CRE)的概念,但是認知尚不成體系。他們所了解和執行的CRE相關工作模式,與專業化管理體系之間仍有顯著差距,大部分企業沒有將不動產相關的各類工作通盤看待,更不必說將不動產事務納入企業戰略考量。
不同行業對CRE的認知程度也有差別:專業服務、金融、TMT以及文體娛樂等行業的受訪企業普遍對CRE頗為了解,制造、物流、房地產及能源化工行業大多屬于略知一二,生命科學和零售貿易領域的許多企業則是剛剛接觸這個概念。但總體而言,降本、增效、控風險是各行業大型企業在不動產領域都最為關注的三個核心問題。
CRE管理的現狀和訴求與行業性質密切相關
由于供應鏈特征、業務模式、服務周期等方面不同,各行業CRE管理的現狀和訴求既有共性,也有差異。60%的企業在不動產策略方面選擇租賃,特別是物流運輸、零售貿易、文體娛樂等中小型分散化管理企業;生命科學、金融、能源化工類企業選擇購置不動產的比例都在三分之一以上;制造類企業選擇自建不動產的比例超過50%。
而從行業角度看,各行業的不動產管理需求和模式差別顯著,TMT行業近年來人員規模爆發式擴張,不動產需求倍增。金融企業在租賃方面管理統一度高,但半數受訪金融企業在不動產購置方面并未由單一部門進行統一管理。專業服務業是CRE統一管理方面的“八邊形戰士”,統籌管理水平高。房地產及建筑業管理反而非常分散,制造業和化工能源業對于集中管理相關事務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
我國企業在不動產管理領域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受疫情波動的外部環境影響,過去兩三年間,企業的不動產終端訴求在持續變化,員工健康、社會交往等元素的重要性持續提高,企業打造辦公場景的考量因素和需求也變得更為多元化和復雜化。仲量聯行認為,辦公空間將持續作為國內企業組織經營和業務運作的主陣地,也將是企業踐行ESG理念的最佳切入點之一,企業可以通過選址綠色建筑、執行低碳裝修、進行技術智能化、推行靈活辦公等方式,提高企業在環境(E)、社會(S)和管治(G)方面的規劃和責任。
但是由于市場中許多企業尚且缺乏專業的不動產管理職能部門、前瞻性的房地產策略,和科學的管理體系,雖然有80%的企業在進行不動產的統一管理,但僅三分之二的 企業真正了解過企業不動產的概念。企業對CRE的認知會隨著企業規模的發展、經營管理理念的提升及不動產規模的增長而產生波動。國企明顯具備更高的統籌管理程度,超過30%的受訪國企已設置專門的CRE部門。外企日常運營相關工作的集中化管理程度較高,而當前大部分民營企業的不動產管理流程仍在建設初期。
仲量聯行中國區研究部辦公樓市場負責人暨華北區研究部負責人米陽表示:“進行CRE專業化管理模式和理念的革新,是中國企業迫在眉睫的關鍵任務之一。隨著企業發展到新階段,企業對職場等各類型生產經營場所的運維和管理,將在成本、效率、合規等方面迎來更高的挑戰。已經有部分企業開始嘗試運用專業的CRE管理理念推行不動產相關工作,但時間仍是緊迫的,因為科技和市場的發展已經開始推動辦公等生產經營場景發生本質變化。培養和搭建專業的企業不動產架構及專職團隊尤為重要,以資產戰略重構企業不動產管理路徑,將成為所有公司成長中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