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哈爾濱至伊春高鐵(以下簡稱哈伊高鐵)哈爾濱至鐵力段永興呼蘭河特大橋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連續奮戰,加快重點施工項目進度。
哈伊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京哈—京港澳通道的延長線,線路起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途經綏化市,終至伊春市,正線全長318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建設工期5年。哈伊高鐵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黑龍江鐵路網結構,方便沿線人民群眾出行,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對高質量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人民圖片
東北振興再次迎來利好!近日,海關總署聯合三部委批復同意吉林省進一步擴大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范圍,增加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參崴港)作為內貿貨物中轉口岸。
據悉,此舉通過促進境外港口開展內貿貨物跨境運輸合作,將進一步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提供動力。
上述決定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同時,也讓東北振興這個話題再度引發熱議。
經濟整體企穩向好
4.7%、8.2%、5.1%,這是今年一季度遼寧、吉林、黑龍江亮出的經濟“成績單”。用一句東北方言形容當下的東北三省:“支棱起來了!”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31省份一季度GDP數據,東北三省表現亮眼:吉林同比增長8.2%,增速位居全國第一;黑龍江、遼寧同比分別增長5.1%、4.7%,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透視這份成績單,一系列穩中向好的積極信號頻頻展現——
投資穩。一季度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增加11.9%、28.1%、8.4%,其中吉林省固定資產投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
消費暖。一季度遼寧、吉林、黑龍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同比增長6.5%、14%、8.3%,其中哈爾濱市實現旅游總收入同比增長106.9%。
外貿增。一季度黑龍江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719.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6%,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同期增速24.8個百分點。
“令人鼓舞。”談及東北三省一季度經濟數據,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李凱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如此好的增長數據近年來東北三省鮮有出現。以遼寧為例,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是其自2014年以來首次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李凱還提到,并非單單GDP增速,東北三省一季度經濟多項指標企穩向上。以黑龍江為例,其規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超全國平均水平。
分析東北三省一季度經濟數據,東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杜寶貴認為,當前東北三省經濟轉型效果逐漸顯現,產業結構調整有序推進,產業鏈創新鏈有序銜接,人員、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流通較為暢通,企業和企業家的預期穩定并向好發展。
多重利好因素加持
東北三省一季度成績單為何能如此亮眼?受訪專家認為有多方面原因。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教授衣保中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東北三省一季度經濟增速搶眼,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對比基數相對偏低。
李凱持相同觀點:“去年低基數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同比增速。例如,吉林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領跑全國,去年同期卻是負增長,就兩年平均增速而言稍顯遜色。”
2022年一季度吉林GDP為2576.23億元,同比下降7.9%,同比增量下降195億元,是全國唯一一個經濟負增長省份。
刨除低基數因素,在衣保中看來,隨著新冠疫情防控措施逐步優化,一些重大項目“上馬”提速,投資“揚鞭”加力,投資的快速增長拉動了東北經濟持續增長。
同時,政策紅利在加速落地生根。“經過國家多年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的持續性供給,政策的紅利以及逐漸凸顯的價值洼地被敏銳的企業家認同并接受,投資逐漸增加。”杜寶貴說。
此外,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杜寶貴還提到,東北三省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逐步改善也為產業回流提供了良好的預期。
因營商環境問題,東北一度飽受輿論壓力。中國城市報記者注意到,圍繞優化營商環境,近一段時間以來東北三省齊齊“放大招”。
今年1月,《吉林省高效便利政務環境、公平公正法治環境、利企惠企市場環境、保障有力要素環境4個建設工程實施方案》由省政府印發。該方案聚焦市場主體“急難愁盼”問題,提出182項政策舉措和重點任務。
3月1日起,修訂后的《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施行。該條例重點針對黑龍江省營商環境的突出短板和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從建立完善體制機制的層面作出相應規定。
不久前,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局起草了《遼寧省營商環境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遼寧省營商便利度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市場主體好評率達到90%以上,全省營商環境實現根本好轉。
談及近年來東北營商環境,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祥深有感觸。作為一名在黑龍江奮斗了20年的民營鋼鐵企業家,這幾年張志祥感覺到東北營商環境持續改善、越來越好。
張志祥回憶,集團在推進建龍西鋼釩鈦全產業鏈項目過程中,黑龍江省伊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其列為伊春市一號工程,并積極協調各相關部門,提前介入、分步指導,提供精準服務,對項目單位在招標、施工許可、消防、竣工驗收等手續辦理上提出合理化建議,有效避免企業走彎路。很多原本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兩三天就能圓滿完成。
未來趨勢如何
東北經濟企穩向上的好勢頭會長久持續嗎?
李凱認為仍有待觀察,時間至少是半年。東北經濟與全國整體相輔相成,只有全國經濟恢復向好,東北經濟回暖態勢才能得到支撐。
不過,李凱也提到,東北三省經濟開始出現明顯向好跡象。東北三省經濟增長數據不是偶然出現,回暖向好存在基礎,呈現出連續性。
以遼寧為例,多年來,遼寧經濟增速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大連、沈陽兩市GDP占遼寧的比重超過一半,近年來兩市經濟增速分別超過和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兩年內有望入圍“萬億元俱樂部”。
“當前東北經濟企穩向上態勢延續。”杜寶貴認為,上述判斷支撐因素來自多方面:東北亞地區安全穩定環境不變,中俄貿易往來持續升溫,國家對東北振興持續性扶持,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東北地區的角色定位恰當,政治生態持續性凈化恢復,親清政商關系有效確立。
衣保中認為,東北三省如此高的經濟增速或是暫時現象,不過未來經濟維持一定增長仍然可期。在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東北基礎工業部門在維護國家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方面起著重要支撐作用。如果全國經濟保持一定的發展勢頭,東北經濟也會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俄貿易快速上漲的時期,此次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參崴港)的開放也讓東北地區全面振興有了更大的增長和想象空間。
據悉,由于沒有出海口,此前吉林和黑龍江長期從遼寧的港口中轉海運貨物。增加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參崴港)中轉后,將大幅降低陸路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時效。
趨勢已向好,挑戰仍艱巨。東北地區經濟發展如何持續向好?
杜寶貴認為,持續推動東北地區軍工產業發展,推動國防科技成果轉化;地方相關政策保持連續性和持久性;相關部門應趁熱打鐵,出臺更多類似當年沿海開放地區的“硬招兒”,比如企業所得稅減免等,吸引更多投資。
以東北小城為故事背景的熱播劇《漫長的季節》在前不久收官。劇末主人公有這樣一句話:“向前看,別回頭。”這句臺詞,同樣適用于當下的東北三省。
每一次春天的到來,無不是經歷了寒冬里漫長的孕育。東北三省只要保持定力,久久為功,提振狀態,甩開膀子加油干,未來在振興路上必將創造高質量發展的新業績。
《 中國城市報 》( 2023年05月22日 第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