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金臺汽車論壇與會領導、嘉賓合影。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在論壇上致辭。
“中國汽車品牌集群崛起的世界意義”圓桌討論。
“中國汽車供應鏈崛起與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圓桌討論。
《中國汽車新十年宣言:致敬時代勇毅前行》發布。
在中國汽車工業即將迎來70華誕之際,6月28日,由中國汽車報社與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聯合主辦的2023金臺汽車論壇——“紀念中國汽車工業七十年”主題活動在京隆重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中國汽車崛起的世界意義”。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出席;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主任、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出席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作視頻致辭。
1953年7月15日,經黨中央批準,中國第一座汽車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在吉林省長春市奠基,中國汽車工業由此揭開序幕。與會嘉賓憶往昔、看今朝、瞻未來,共話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通過兩場主旨演講、兩場圓桌論壇、四場重要發布,重溫中國汽車工業光輝發展歷程,憧憬中國汽車與全球汽車工業相互促進、共同繁榮的美好未來。
與會嘉賓認為,中國汽車崛起是21世紀全球汽車業的現象級事件,不僅對中國科技、中國制造、中國經濟發展意義重大,更對全球經濟和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產生巨大推動力和深遠影響。回望歷史,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浪潮,以開放的心態擁抱世界,是中國汽車崛起的根本原因。展望未來,要深入學習貫徹和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更高水平的開放中尋求中國汽車工業的高質量發展,以及與全球汽車業的協同共榮。
歷經70年成長和歷練,如今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全球第一汽車產銷大國,連續8年穩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今年一季度更是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在致辭中,全面梳理新中國汽車工業70年的巨大成就,深入解讀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神奇密碼”,并對老一輩汽車人的開拓創新精神表達敬意,同時希望《中國汽車報》一定要講好中國式現代化偉大進程中“中國汽車的故事”“中國汽車的全球故事”。
方江山認為,新中國汽車工業的70年,是風雨兼程、日就月將的70年,是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70年,也是乘風破浪、勇立潮頭的70年。70年光輝歲月凝結著對科學指引的遵循、對夢想的堅守、對自立自強的執著、對開放合作的渴望、對勇于創新的追求。可以說,科學的指引、夢想的支撐、自立自強的志氣、開放的格局、創新的力量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神奇密碼”。
方江山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汽車工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把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放在時代大變局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中,關心中國汽車產業的轉型發展,從戰略高度把握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聚焦中國汽車自主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對新時代中國汽車工業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論述,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汽車工業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
方江山指出,面向未來,使命在肩、任重道遠。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汽車強國;要努力挖掘汽車消費潛力,做好汽車消費這篇大文章;要著力發展汽車文明,建設更加美好的汽車社會。
方江山表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中,中國汽車工業必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為國家現代化進程持續提供可靠支撐。他還特別提到,希望《中國汽車報》進一步認真學習貫徹和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揮特色優勢,積極反映和傳播汽車行業踐行高質量發展的好做法、好經驗,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壯大營造更加良好的輿論環境。同時,持續講好“中國汽車故事”“中國汽車的全球故事”,為中國汽車、中國品牌、中國制造、中國標準、中國創新鼓與呼發揮更大作用。
歷經70年發展,中國汽車正以“中國速度”深化全球布局,體現出日益強大的全球影響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主任、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對中國汽車工業下一步的發展全面看好,并認為未來5年是關鍵。他在致辭中表示,未來5年,中國汽車行業將引領全球汽車市場,并成為中國制造乃至中國經濟的第一大支撐。他說,當前中國汽車需進一步充分挖掘和調動市場、創新、制度性開放優勢三方面的潛力。在消費市場層面,進一步提高汽車千人保有量;在生產市場層面,集中中國制造優勢,擺脫“生產跟著服務走、創新跟著生產走”的傳統模式,形成“研發引領投資和生產、生產拉動消費”的良性循環。
魏建國指出,2022年中國出口產品“新三樣”是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有多半都與汽車相關。他判斷,今年中國出口會有更多的“新三樣”出現,其中圍繞汽車行業,包括零部件以及其他相關產品會越來越多。同時,他還強調,當下,“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已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中國汽車繼續做大做強,關鍵是要把這“四化”結合起來,全面、綜合、整體推進,實現“1+1+1+1>4”的效果。未來3年,如果能夠在“四化”中有顛覆性突破,那么中國汽車工業將會為未來5年、10年全球汽車的發展與轉型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是來自汽車工程領域的首位院士,是中國汽車技術創新的領軍人物。將畢生心血奉獻于汽車技術創新的郭孔輝院士,回顧起中國汽車工業70年的成就顯得異常興奮、激動。
在視頻致辭中,郭孔輝表示,時至今日,新中國汽車工業走過了70年光輝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回首70年發展歷程,我國汽車工業僅用數十年就走過了國外一二百年工業化的道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主要源于堅持不懈的自主創新、基于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在70年的積淀中,中國汽車工業的體制更順了,基礎更好了,產業鏈更強了,實現由大到強轉型升級的底氣和實力也更足了。尤其是近十多年來,在全球汽車產業大變革中,我國汽車工業在政策、人才、資金、技術等多重因素的支持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迅速形成先發優勢,不僅產銷量快速增長,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而且加快出海步伐,使中國汽車產業實現了走向世界的歷史性轉變,極大地提升了我國汽車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是汽車行業的資深人士,在論壇主旨演講環節,他代表汽車行業組織用4個“致敬”深切表達了對中國汽車工業艱辛發展歷程的巨大感慨,以及對中國汽車工業美好未來發展的期冀。他滿懷深情地說:“向1953年和第一代汽車人致敬,是他們在滴水成冰的黑土地上戰天斗地建起了一汽,是他們的奉獻成就了汽車工業今天的輝煌;向改革開放致敬,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蓬勃發展的汽車工業,正因改革開放,中國汽車工業才能融入世界,成就全球最活躍的增長極;向新時代致敬,自2009年起中國汽車產銷量就一直保持世界第一,是一代代汽車人的創新創業精神激勵和鼓舞著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向未來致敬,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汽車產業要堅定不移實現汽車產業的強國夢想。”
付于武強調,中國汽車產品要做精,意味著要在全球激烈競爭中打造品牌力、創新力和市場美譽度。創新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產業發展的必修課,而轉型升級是必答題。
一汽在中國汽車工業70年發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紅旗、解放品牌耳熟能詳。70年前,正是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才拉開了中國汽車工業波瀾壯闊70年發展的序幕。在本次論壇上,中國一汽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亦功在主旨演講中深情回顧了這段歷史。他說,作為共和國汽車工業的長子,中國一汽70年艱苦奮斗、70年砥礪奮進,推動并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性跨越,為振興民族汽車工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展望未來,新時代汽車工業充滿無限可能,中國一汽將與各界同仁一道把握大勢、搶抓機遇、勠力同心、勇毅前行,攜手共創新時代汽車工業創新發展新道路,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新的更大力量。
源起于1969年的東風汽車,在中國汽車70年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特殊地位。東風汽車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在本次論壇上表示,中國汽車工業走過了70年華誕,東風也經歷了54年歷程,書寫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壯麗詩篇。貫穿東風54年歷程的是“馬燈精神”——創業之燈,點亮了東風人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艱辛歷程;使命之燈,照耀了東風人強企報國、振興汽車工業的壯闊征程;夢想之燈,引燃了東風人在新賽道上創新發展,滿足客戶美好生活的錦繡前程。
尤崢用七個“有我”,充分表達了底蘊堅實的東風汽車面向未來轉型發展的高度自信。他說,當前,中國汽車工業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闊步前行,在邁向汽車強國建設的新征程上,東風將實現不忘初心,世界一流有我;轉型升級,換道先行有我;自主發展,品牌卓越有我;勇攀高峰,科技創新有我;強鏈、固鏈、產業鏈,安全有我;用戶至上,美好生活有我;開放合作,走向世界有我。
吉利是中國汽車自主創新和國際化發展的一個典型樣本,以成功并購并管理沃爾沃汽車為代表,吉利在國際化發展上一直堪稱“大手筆”。在本次論壇上,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緊密結合吉利汽車的全球化實踐縱論“中國汽車崛起的國際意義”。他說,在以電動化、智能化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變革時代,中國汽車迎來了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并引領世界潮流的重要發展機遇。當下及未來,汽車工業發展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既要堅持全球化、整合全球資源、構建全球網絡、服務全球市場、對接全球資本,又要做好本土化,抓住本土化的市場機遇、做好技術產品服務運營,提升用戶體驗。
楊學良強調,目前,全球汽車業在面臨巨大變革機遇的同時,挑戰也同樣嚴峻。在為成績感到驕傲的同時,更要意識到和正視差距,時刻保持謙虛謹慎、開放合作的心態,與全球合作伙伴協同占領技術制高點,最終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楊學良呼吁,中國汽車工業的參與者要齊心協力,把中國幾代汽車人的智慧和心血發揚傳承下去,在電動智能化發展階段,以創新為驅動,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推動高水平競爭,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讓中國汽車跑遍全世界。
博世集團在全球汽車供應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在中國本土化發展方面表現非常突出的一家跨國公司。在本次論壇上,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表示,博世的初心就是根植本土、服務本土。作為全球汽車工業的一分子,同時也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分子,博世一定要扎根中國、服務好客戶。盡管博世在中國有100多年的歷史,但真正獲得較快發展是在改革開放之后。特別是近十幾年,中國持續成為全球汽車第一產銷大國,博世在中國的業績也就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而不斷增長。博世對中國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充滿信心,相信以博世為代表的零部件領先企業,在汽車業的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將發揮更大作用,扮演更加舉足輕重的角色。
中國汽車工業70年,經歷過多次轉型,但在每次轉型中,長安都走在轉型的前列,抓住發展的“窗口”期。在本次論壇上,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曉宇表示,汽車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尤其在軟件定義汽車和數字化轉型中,汽車將進一步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成為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
張曉宇說,長安一直堅持自主創新,布局“六國十地”研發格局、強化核心能力。面對未來,長安將繼續緊緊抓住自主品牌換道超車的歷史機遇,堅定把智能化“北斗天樞計劃”、新能源“香格里拉計劃”和全球化“海納百川計劃”實施落地,堅定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只有26年歷史的奇瑞汽車是改革開放之后中國汽車創新發展、快速崛起的又一個經典樣本。從簡陋房辦公起家的奇瑞,如今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都有不俗業績。在本次論壇上,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經管會成員、新聞發言人金弋波表示,汽車產業已經進入智能化下半場,中國汽車企業在攻克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的過程中,要堅持戰略引領驅動,堅定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他說,中國汽車做大做強的基礎是依靠自主創新掌握關鍵技術,形成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企業也要走開放合作和產業協同之路。近年來,奇瑞不斷深化與行業內外優秀企業融合,構建了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用戶生態,讓上下游企業合作伙伴與奇瑞一起共生共榮,做大做強。
廣汽集團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最新一家汽車企業,廣汽研究院更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一個重要“現場”。在本次論壇上,廣汽集團執委、廣汽研究院院長吳堅在演講中深情回顧了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汽埃安和廣汽研究院時激動人心的情景。
吳堅說:“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汽自主研發取得的成績表示充分肯定,并強調關鍵核心技術要立足自主研發,也歡迎國際合作。總書記的講話指明了中國汽車產業和制造業的發展方向,更指明了廣汽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他說,廣汽12萬全體員工倍感振奮、備受鼓舞,廣汽將牢記總書記對廣汽高質量發展的囑托,圍繞“十四五”目標及2030年“萬億廣汽”戰略目標,把關鍵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促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世界領先的自主品牌和世界一流的汽車集團,為建設汽車強國貢獻廣汽力量。
賽力斯集團在近年來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表現非常突出,受到了業界和消費者的高度關注。在本次論壇上,賽力斯集團首席技術官周林認為,自主品牌汽車崛起必須打好產品智能化、品牌高端化、市場全球化3場核心戰役。只有開放合作、深度融合,尤其是汽車與電動化、智能化產業鏈的合作,充分發揮長板效應,才能打造出滿足用戶需求的優質產品,持續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競爭力。
周林呼吁,當前中國汽車工業蓬勃發展的成果來之不易,要取得可持續發展,必須講誠信、講底線、講規則;敬畏質量、敬畏生命、敬畏用戶、敬畏資本。從國家層面規范行業競爭,加強政策引導,為企業行業營造可持續發展、健康清朗的社會輿論環境,共同維護中國汽車產業健康生態。
論壇的首場圓桌討論由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兼中國汽車報社社長辛寧主持。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董揚,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師建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王青,商務部經貿政策咨詢委員會外貿專家、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北汽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韓永貴,國家電動客車電控與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宇通集團新能源研究院院長李高鵬等圍繞“中國汽車品牌集群崛起的世界意義”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嘉賓們認為,中國汽車品牌集群的崛起,來自于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政策支持,也來自于汽車行業積極融入全球化的實踐。
第二場圓桌討論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羅軍民主持。敏實集團首席運營官劉艷春,浙江萬豐奧威汽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瑞平,青島雙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明,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楊洪,浙江雙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長鴻圍繞“中國汽車供應鏈崛起與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這一主題發表了各自見解。嘉賓們認為,總結過去70年,中國汽車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既取得了顯著成績,也走過曲折的彎路;產業發展既有長板,也存在短板。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創新是命脈所在,期待未來有更多中國零部件企業站上國際舞臺。
在論壇的重要發布環節,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副主任楊建波,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兼中國能源報總編輯謝戎彬共同領讀了《中國汽車新十年宣言:致敬時代勇毅前行》,并與眾多嘉賓一起,共同緬懷過去70年的光輝歲月,期待下一個更精彩的10年。
論壇上,在中國工信新聞網汽車頻道宣布上線的同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汽車行業)調研行”正式開啟。此外,中國汽車報社與羅蘭貝格咨詢有限公司共同發布了《2023全球汽車供應鏈核心企業競爭力白皮書》,中國汽車報《崛起——紀念中國汽車工業70年》特刊項目正式啟動。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陸梅,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調研員宋英杰參加了本次論壇。
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兼中國城市報總編輯杜英姿,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董事、副總編輯兼中國汽車報總編輯桂俊松,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魏順慶,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董事兼中國能源報常務副總編輯焦翔參加了本次論壇。
(圖片由杜琳、韓冬、何驊攝)
《 中國城市報 》( 2023年07月03日 第01-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