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都市圈迎來最新進展!
在近日舉行的杭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上,杭州市政府作了關于《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報告》(以下簡稱《評估報告》)的說明。其中提到“杭州都市圈規劃獲得國家批復,都市圈向心力不斷凝聚”。
9月7日,浙江省湖州市域內建設中的南潯區湖杭高速雙林段與田園、村落交相輝映,構成一幅新時代交通建設壯美圖景。
據了解,該項目是浙江省綜合交通發展“十三五”規劃中的重要高速項目,也是湖州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三五”規劃中“三縱三橫”高速公路網的“一縱”。建成后,將形成“井”字高速網,有效緩解現有G25杭寧高速公路、S13練杭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對推進湖州、杭州等地區的經濟聯動發展,加強杭州都市圈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人民視覺
有序推動
攜手共繪“同心圓”
杭州都市圈起步于2007年,是長三角五大都市圈之一,也是全國首個都市圈經濟轉型升級的綜合改革試點,目前包括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興市、紹興市、衢州市,安徽省黃山市,總面積達5萬多平方公里。
多年來,各成員城市以“規劃共繪、交通共聯、市場共構、產業共興、品牌共推、環境共建、社會共享”為重點,不斷推進杭州都市圈建設邁上新臺階。
由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組編的《中國都市圈發展報告2021》認為,全國已經形成34個都市圈,根據其發展水平,分為成熟型、發展型、培育型三類。其中,杭州都市圈被列入全國六大成熟型都市圈之一。
“設置觀察員城市是杭州都市圈的一大亮點。”在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曾剛看來,觀察員可以觀察其所參與的都市圈,以決定是否加入;同時,都市圈成員也會綜合評估觀察員,以決定是否同意其加入。設置觀察員城市是立足發展階段,科學有序推動都市圈建設的行動。
2020年底,杭州都市圈第十一次市長聯席會議召開,安徽省宣城市申請加入杭州都市圈,成為杭州都市圈合作發展協調會觀察員城市。
“跨省域布局是杭州都市圈的另一大亮點。”曾剛認為,杭州都市圈跨省布局綜合考慮了資源互補、產業分工、功能定位等因素,不是簡單地“攤大餅”“拉郎配”。目前,已經公布的國家級跨省域都市圈發展規劃僅有兩個,分別是《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和《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杭州都市圈或有更多安徽籍“成員”。安徽省委、省政府近期印發《關于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推動黃山、宣城、池州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借力發展。
在受訪專家看來,即將發布的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有不少看點值得期待。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提到,浙江省是國內首個共同富裕示范省份,杭州都市圈成員未必都是浙江省內城市,未必都是經濟強市。這種情況下,如何充分體現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考驗規劃的成色。
“都市圈也可以看成是城市的一種軟性擴容。相關規劃的發布會讓中心城市杭州市和其他成員的聯系進一步加強,阻礙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將進一步消除,推動杭州都市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焙鷦傉f。
采訪過程中,有企業向中國城市報記者表達了對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的期待。
“國家級都市圈的成立對中心城市來說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它可以加強中心城市在區域內的引領作用,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對于企業來說,可以為企業帶來許多發展機遇,比如更便利的通勤、更優惠的政策支持和更多的區域發展機會?!背窃瓶萍迹ㄖ袊┯邢薰鞠嚓P負責人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
提質升級
打造數字熱土
數字經濟是杭州都市圈的特色亮點。數據顯示,目前杭州都市圈集聚了浙江76%以上數字經濟規模總量和國內70%以上的云計算能力,培育形成了一批數字經濟龍頭標桿企業。
圍繞全球數字經濟創新高地目標,近年來,杭州都市圈通過共建數字產業集群、共筑數字科創中心、共創產業數字化示范等,不斷加快數字技術與都市圈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
走進紹興市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臥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家電事業部的無人車間,只見一輛輛智能小車往來穿梭運送原料,一只只機械手臂忙碌操作。從倉儲、物流、計劃排產、加工制造到質量控制,所有環節都實現了高度自動化和深度信息化。
上述場景實現的背后是城云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參與建設的“臥龍電機產業大腦”項目。目前,該平臺已接入未來工廠21家,接入電機、變壓器等智能設備超萬臺,實時在線率達80%以上;服務企業近4000家;覆蓋全國29個省(市、區)、10個行業領域,減少故障停機時間80%,生產效率提升50%。
“正是因為產業數字化,數據實現了精準匹配,上下游企業降低了供應鏈采購成本,縮短了研發和交付周期,破解產業鏈協同低效難題,確保供應鏈穩定。”城云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據杭州都市圈統計專委會發布的《2022年杭州都市圈發展報告》,2022年杭州都市圈實現生產總值39698億元。杭州、湖州、嘉興、紹興和衢州5市合計實現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加值2162億元,增長8.6%。
隨著數字經濟加速發展,數據已成為重要生產要素。曾剛認為,數據標準不統一,不能互通互認,數字經濟則會舉步維艱。打破資源要素的流動壁壘是都市圈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作為最早擁抱數字經濟的城市之一。杭州如果能夠借助杭州都市圈這個平臺,數字經濟方面將會有更好表現。
發揮優勢
構筑科創高地
杭州都市圈第十一次市長聯席會議上,杭州都市圈定下了“十四五”乃至2035年的新目標。會議通過了《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2020—2035年)》,明確了杭州都市圈全球數字經濟創新高地、亞太國際門戶重要樞紐、全國綠色智慧幸福樣本和長三角南翼核心增長極四大戰略定位。
上述規劃還提出“三步走”發展目標——到2022年,基本建成現代化都市圈;到2025年,成為全國現代化都市圈典范,初步建成國際化大都市圈;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現代化都市圈,高水平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然而,實現上述目標并不容易?!对u估報告》認為,杭州都市圈前有上海大都市圈虹吸之勢,后有寧波都市區、溫州都市區、金義都市區追趕之憂,要保持區域競爭的優勢地位需要付出加倍努力。
在受訪專家看來,科技創新能力是當前杭州都市圈亟待補齊的短板,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是未來杭州都市圈實現躍升的重要路徑。
“一方面,科技創新能力有待增強?!痹鴦偡治觯鳛槎际腥χ行某鞘校贾菘苿摿α颗c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第一梯隊城市相比,研發投入相對不足,高校和科研院所數量偏少、能級偏低。如何借助創新性舉措,不斷優化和完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集聚一批高能級研發機構,是當前杭州都市圈面臨的重大課題。
另一方面,科創品牌影響力有待提升。曾剛提到,人們普遍認為,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做科研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去杭州或者國內其他城市,則可能會被認為不夠慎重。還有一些觀點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片面地理解為,上海是科技創新策源地,浙江、江蘇等是科技成果轉化地,認為后者沒有必要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果。
中國城市報記者注意到,作為都市圈中心城市,杭州對未來發展挑戰有著清楚的認知。《評估報告》提到,科技創新硬核實力有待增強。高能級科研基礎設施還不夠多,創新主體規模還不夠大,科學研究成果和產業創新成果還不夠豐富。
當然,就科技創新而言,杭州都市圈并非絕無優勢。
“杭州都市圈中,尤以黃山、宣城生態資源稟賦優越?!痹鴦偡治?,頭部科技企業無論是總部選址,還是項目落地都越來越關注生態環境因素。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為例,該區域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河網密布,湖蕩縱橫,環境優美,對頭部科技企業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集聚了華為、阿里巴巴等一批知識創新型總部企業。
當前,積極跡象正在顯現。獨角獸企業作為世界級創業生態的標志,其數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一個地區創新能力的強弱及其創業生態的完整性。今年4月,由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3全球獨角獸榜》顯示,全球有1361家獨角獸企業,杭州有22家。
杭州都市圈大事記
●2007年5月,杭州都市經濟圈第一次市長聯席會議召開,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興市、紹興市宣布啟動建設杭州都市圈。
●2010年10月,浙江省政府批復同意《杭州都市經濟圈發展規劃》,杭州都市圈發展藍圖逐漸清晰。
●2014年3月,杭州都市圈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成為全國首個都市圈轉型升級的綜合改革試點。
●2016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杭州都市圈被列入“一核五圈四帶”的“五圈”之一,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8年10月,杭州都市圈第九次市長聯席會議召開,浙江省衢州市、安徽省黃山市成為新成員,杭州都市圈迎來首次擴容。
●2020年底,杭州都市圈第十一次市長聯席會議召開,安徽宣城申請加入杭州都市圈,成為杭州都市圈合作發展協調會觀察員城市。
《中國城市報 》( 2023年09月11日 第 03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