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潮涌,夢啟錢塘。杭州,這座有8000年文明史、5000年建城史的“人間天堂”,再次匯聚世界目光!
9月23日晚,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華燈璀璨,美輪美奐,宛若一朵盛開在錢塘江畔的蓮花。超1億的“數字火炬手”匯聚到錢塘江上,形成一個具象的數字火炬手,從錢塘江踏著浪花一步步來到“蓮花”上空,和線下的六棒火炬手共同點燃主火炬。
自此,杭州第19屆亞運會(以下簡稱“杭州亞運會”)正式拉開帷幕。這是繼G20杭州峰會之后杭州承辦的又一次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活動,也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
活力奔涌
辦好一場賽,激活一座城,杭州因亞運會愈加迸發活力。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曾剛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杭州喜事連連,亞運會為杭州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具體而言,曾剛用三個“提升”加以概括:提升了杭州的國際知名度,提升了杭州城市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升了杭州對外合作水平。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商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兼職研究員馬天平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體育盛會,亞運會的成功舉辦給杭州帶來了體育價值和非體育價值。
就體育價值而言,馬天平認為,杭州亞運會成功舉辦后,“自然地”證明了其超強辦賽能力,后續將吸引更多高質量人才、高水平賽事和資本落地杭州,加速推進杭州打造“國際賽事之城”的步伐。
“亞運熱潮增強了浙江各地群眾體育參與意識,讓更多群眾積極參與到全民健身中來,激發了群眾體育活力,強化了體育健身需求。同時,賽前大量資金和技術投入建設,為后續經濟發展打下基礎。賽后亞運場館惠民開放,開辟新的運動場地,能夠有效保障并滿足群眾的體育參與需求。”馬天平補充說。
乘亞運東風,促全民健身。不久前,浙江省實施全民健身計劃領導小組印發了《浙江省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任務分工方案》,要求發揮政府作用,激發社會力量積極性,優化資源布局,擴大服務供給,構建統籌城鄉、公平可及、服務便利、運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談及非體育價值,馬天平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2016年G20杭州峰會的成功舉辦,推動杭州城市能級實現跨越。7年后,亞運會將使杭州的綜合實力在國際舞臺上再次展示,這是一種對全球記憶的強化。作為一張代表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亞運會將杭州獨特的城市文化在全世界面前更盡情地展示,有望吸引全球優秀資本、企業、人才、科研機構來杭,推進城市經濟實現新一輪增長。
當前,杭州亞運會所產生的賽事經濟紅利正在多個領域形成漣漪效應,通過激發消費活力,釋放更多的消費潛力,拓展出更多的經濟增長點。據攜程數據,亞運會舉辦期間(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超8倍。
動力充盈
杭州亞運會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場科技盛宴。透過亞運會,展現的是之江大地風起云涌的科創熱潮、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高規格賽事的成功舉辦與高質量賽事轉播密不可分。杭州亞運會憑借8K超高清轉播,為觀眾帶來超高清和沉浸式的觀賽體驗。在此背后,離不開一家杭州企業、也是科創板上市公司——當虹科技的技術保障。
當虹科技副總裁葉建華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亞運會期間,我們支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移動咪咕公司、抖音等持權轉播商,應用‘8KAVS3+雙Vivid’超高清技術,這在亞運會轉播史上是首次。”
上述技術將帶來怎樣的應用效果?葉建華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8K的分辨率是1080P的16倍,能帶給觀眾更清晰的視覺體驗。雙Vivid是指HDRVivid(菁彩HDR)和AudioVivid(三維菁彩聲),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HDR標準和三維聲標準,可以讓8K視頻有更好的明暗細節和沉浸式的聲音體驗。
首創智能亞運數字引擎、首個數字火炬手平臺、首個“移動支付互聯亞運會”……這屆亞運會上,尖端數字技術集中呈現,實現多個首創,將成為有史以來“最數字”的一屆體育盛會。
馬天平認為,數字化是杭州的城市特色,亞運會是推進數字化改革的重要場景。杭州亞運會首次實現亞運核心系統100%“上云”,全面支撐亞運會的組織和運營,打造智能亞運,將智能設備全方位應用于辦賽、參賽、觀賽全流程。
馬天平表示,數字化使辦賽過程精簡、工作人員效率更高,為各國參賽運動員和媒體提供清晰明了的賽事服務,打造舒適的參賽體驗;為前來觀看比賽的觀眾提供優質服務;向世界人民展示杭州“智能亞運”特色,使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亞運會深度融合,實現數字治理與杭州城市能級躍升的相互賦能。
合力強勁
杭州亞運會以杭州為主辦城市,寧波、溫州、湖州、紹興、金華為五個協辦城市,共同組成本屆亞運會的六大賽區。在馬天平看來,此次杭州亞運會還首次采用區域辦賽模式,賽后各辦賽城市資源共享、產業融合將獲得更多機遇。
談及本屆亞運會的特色亮點,曾剛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作為主辦城市,杭州沒有“吃獨食”,而是由杭州與多個城市聯合承辦,實現了“負擔共擔,收益共享”,使亞運會成為促進浙江城市間合作互動的推進器。
亞運會將如何帶動輻射浙江省內城市?曾剛表示,浙江是我國第一個將共同富裕作為區域重大發展戰略的省份。杭州亞運會由杭州與寧波、溫州、湖州、紹興、金華聯合承辦,不僅能夠各揚所長,提高亞運會舉辦的水平和質量,而且還將增加浙江城市間交流合作機會,創新合作方式,讓相關城市體驗合作共贏的美妙之處。
“從經濟發展視角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參與體育運動的人數大幅增加,多市聯合承辦亞運會有利于促進面向普通市民的體育運動器材制造、運動服務提供等方面的聯合互動,有助于做大做強浙江大健康產業。”曾剛說。
杭州周邊的城市已能感受到亞運的活力與紅利。不久前,由杭州亞組委宣傳部指導的“亞運城市慢游計劃”正式啟動。該項目計劃深度聯動亞運會六大辦賽城市,為人們帶來一系列旅行與亞運相結合的玩法體驗。
當下,亞運會六大辦賽城市正各顯其能,挖掘“亞運+文旅”的玩法,試圖放大亞運流量的輻射效應。以金華市為例,當地推出“‘金’彩亞運‘藤’飛金華”文旅主題線路,力邀國內外游客來體驗金華魅力。
潛力無限
值得注意的是,放眼世界,大型體育賽事后城市轉“冷寂”的現象并不鮮見。對此,曾剛認為,杭州出現這種景象的可能性不大,并給出三方面理由。
具體而言,曾剛提到,杭州近年來群眾健身活動如火如荼,亞運會只是給市民建身活動“添了一把火”。亞運會之后,市民開展體育運動的熱情不會減退;杭州絕大部分運動場館一直保持對市民開放,杭州市民對體育運動的“內生”熱情不會隨著亞運會的結束而終止,大部分運動場館并不是單純為亞運會而建,運動場館使用率有保障;借助亞運會,將有更多國內外人士更加充分認識、了解杭州的特色與優勢,增強杭州的吸引力,從而延長亞運會“保鮮期”。
如何把重大賽事“流量”轉化為日后發展“增量”,考驗一方主政者的智慧和能力。
不久前成功舉辦的大運會,讓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里的幸福成都更有活力、更有內涵。馬天平認為,就杭州亞運會而言,成都在賽事營城方面有著不少優質經驗可供其參考,這些經驗至少可以概況為“強化自身、帶動周邊、吸引外部”三個方面。
以“強化自身”為例,馬天平提到,成都借大運之風順勢加速未來公園社區建設。杭州亞運會舉辦之后,可聚焦于強化自身的幸福城市建設,借助于亞運會和自身數字之城特色,著眼于城市最小生活圈,因地制宜推行數字化社區建設。利用圖靈小鎮中的城市小創意,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數字之城的魅力。
就“帶動周邊”而言,馬天平建議,傳遞城市溫度,增強城市周邊凝聚力。“成都市政府向市民免費發放大運會盲盒禮包,包括大運會各種周邊產品,在網絡上掀起一輪熱潮。此舉使整個城市的體育文化氛圍迅速升溫,同時增強了成都市民的凝聚力。杭州亞運會可參照該經驗,策劃相關活動,既為當地居民提供參與亞運的機會,又起到全民宣傳作用,實現區域共同發展。”馬天平舉例說。
從“吸引外部”來看,杭州可借賽事推出體育旅游產品,吸引外部游客來訪。“成都大運會推出的‘迎大運·游成都’文旅線路產品成為特色旅游資源。杭州亞運會本身交通連接便利,具備體育旅游有利條件,應著力在市域、省域、長三角區域、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吸引游客。”馬天平說。
《中國城市報》(2023年9月25日 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