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舉辦了“IP展現傳統文化之美”的圓桌討論。恭王府博物館副館長王靜、北京大學副教授叢治辰、閱文集團內容運營部總經理楊沾、白金作家希行、聚禾影畫董事長劉暢參與了討論。
在圓桌上,希行的作品《洛九針》《名門醫女》作為話題案例,其IP的文化價值與產業價值受到專家一致認可。
“IP展現傳統文化之美”的圓桌討論,自左起為叢治辰、王靜、楊沾、希行和劉暢
討論首先圍繞網文IP與傳統文化特別是非遺的跨界來進行。
王靜介紹了恭王府博物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在非遺的展演、展示與研究方面,并充分肯定了網文IP創作與非遺的跨界效果:“與閱文集團的跨界合作從初衷來講,就是想探索非遺傳播的新渠道,激發非遺傳播的活力。從效果來看,通過三年推廣計劃開展網絡文學和音樂創作的方式,使更多的年輕人關注非遺。作為征文大賽的金獎,95后作家‘金色茉莉花’在作品《我本無意成仙》中呈現了諸多非遺元素。在吸引年輕人的關注方面,跨界合作充分達到了這樣一個目標。”
楊沾認為網絡文學和非遺的結合未來有三點深入空間,第一網絡文學是一個大眾文學的文化品類,是面向主流用戶的主流審美和主流價值觀的;第二網絡文學是一種開放的創作;第三網絡文學的用戶越來越愿意把愛好當事業。
“所以像網絡文學這樣把非遺講得有趣又翔實又持續創新的文藝類型,一定會誕生出真正能夠破圈影響更多人的優秀作品?!睏钫幢硎尽?/p>
左一:閱文集團內容運營部總經理楊沾 右一:白金作家希行
《洛九針》《名門醫女》等知名古言小說的作者希行認為:“古言IP離不開傳統文化,而《洛九針》突出了傳統工匠的特色,讀者通過作品對古代的傳統技藝產生興趣的話,會自覺地去進一步了解。”
劉暢用已經完成改編拍攝的《名門醫女》舉例,認為“這部作品在古言小說的框架下將中國傳統的中醫文化細致深入地向年輕讀者展現”。她表示:“希行的作品總是能非常好地將市場需求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點點滴滴結合在一起?!?/p>
在叢治辰看來:“非遺是生活本身,這個生活本身可以通過網文的創作成為IP,又通過IP的影視改編,以生活的樣態呈現在受眾的面前”。
在最后,嘉賓們分享了對包括《洛九針》《名門醫女》在內的傳統文化IP的影視化期待。
王靜希望未來的傳統文化IP可以在恭王府這一歷史文化空間中挖掘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強調網絡文學和影視作品在使用非遺元素時一定要尊重其真實性,并提出了“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期待。
叢治辰希望未來IP的影視改編可以回答“古人是如何在今天所謂的文化中生活的。”
楊沾希望未來的IP改編“可以用更有趣、更生動的形式去傳遞傳統文化本身的魅力。”
希行提出,“希望這些IP影視劇能夠華麗而真實?!?/p>
聚禾影畫董事長劉暢
劉暢則表達了“用市場化的敘事方式,讓年輕觀眾們能看進去”的觀點。
本次圓桌也是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與閱文集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三年計劃”的一部分。2022年,恭王府博物館與閱文集團宣布戰略合作并啟動包括發起征文大賽、舉辦網絡文學作家采風活動、舉辦研討會等。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校對 王菲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