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全年目標,四季度至關重要。近段時間以來,多地接連召開會議,部署四季度重點工作,打好全年經濟“收官戰”。中國城市報記者梳理發現,加快推動投資項目落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成為地方沖刺全年目標的工作重點。
加速推動重大項目投資
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深國際智慧物流產業園項目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大型運輸車輛往來穿梭……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項目處于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正向主體結構封頂加速沖刺,預計2024年春節前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據了解,該項目計劃建設為“高標倉+智能化”的現代物流產業園區,發展倉儲、智慧物流和冷鏈物流三大業態,規劃打造集智慧云倉中心、冷鏈產業中心、交易展示中心等多個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智慧化、綜合性物流樞紐,助力佛山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進入金九銀十的施工旺季,各地重大工程項目鼓足干勁、搶抓進度,全力拉滿項目建設“進度條”。
10月7日,安徽省1089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7074.6億元;9月25日,四川省1874個重大項目啟動建設,總投資10808億元;更早前,總投資593億元的58個重點項目在雄安新區集中開工,掀起第四季度項目建設新高潮……
“抓重大項目投資是第四季度地方重點發力方向。”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副秘書長胡鈺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重大項目關注度高、投資大,需要重點抓;同時,重大項目容易帶動相關產業或者行業發展,形成聯動效應;此外,重大項目往往與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密切相關,按時按質完成是政府兌現承諾體現。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認為,地方在推動項目重大項目過程中,應注意新上重大項目與既有產業的銜接配套問題,以形成規模效應;注意重大項目對資源和土地依賴程度高的問題,比如商業綜合體用地量大,征地拆遷困難,制約項目進度;注意項目投資環境變化引發企業投資意愿不強問題,需要對項目可行性重新進行評估論證,以確保項目投資和經營順利進行;注意重大項目資金瓶頸制約問題,特別是民營企業由于資質信用問題導致融資難、項目進展緩慢。
胡鈺建議,地方在推動重大項目過程中,關注項目進度的同時更要關注質量,不能因為進度而損害質量;重大項目與相關配套項目應同時推進,避免出現重大項目完工配套設施沒有到位,項目無法運轉的狀況;重大項目的推進要與當地經濟發展匹配,否則不利于項目效果的發揮。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為,落實、推進重大項目的關鍵是資金落實到位。今年各地財政都有點緊張,所以推進項目的關鍵是落實資金,而落實資金的關鍵是完成地方財稅收入目標。
真金白銀提信心促消費
對各市今年7月至11月期間發放大宗商品和餐飲消費惠民補貼的進行獎勵,對省級電商直播示范基地按照其今年7月至11月期間貢獻納統零售額新增部分的1%給予獎勵,對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法人企業依據其在今年年9月至11月期間累計實現的限上零售額增量情況給予獎勵……不久前,遼寧省政府印發《鞏固增勢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若干政策舉措》的通知,拿出真金白銀促消費擴內需。
除了遼寧以外,記者注意到,針對當前經濟形勢,以及沖刺四季度和全年任務目標,最近一個月省級層面已經在密集出臺政策措施。這些政策舉措中“促消費”成為關鍵詞。比如,四川省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當前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的19條中有7條是提振消費。其中,對今年9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間,銀行機構向四川省內居民發放1年期及以上,用于汽車購置、電子產品、住房裝修、家電家具耐用品四類商品線下消費貸款,財政部門按照年化利率1.5%、單筆不超過3000元給予居民1年期一次性貼息。所需資金由省與市縣按8︰2比例負擔。還有一些省份專門出臺促進消費的政策。
宋向清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四季度消費市場往往是一年中的消費旺季,一方面有中秋國慶假期的拉動,旅游、零售、住宿等行業進入消費旺季。另一方面,臨近春節,各種生產、備貨和促銷活動增加,生產性消費進入高潮,并帶動生活性消費。
“此外,家電下鄉、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政策性支持措施會陸續投放,消費券等刺激消費的手段增加。住房、汽車等大件商品消費市場活躍,并拉動和激活關聯行業,如裝飾裝修、汽車美容、家具家電等市場消費。”宋向清說。
胡鈺認為,第四季度消費市場會呈現短暫恢復后再度上揚的特點,長假結束后市場會有短暫的消費熱潮回落,房地產市場會迎來“金九銀十”的消費潮,四季度也是結婚季,婚慶市場也將迎來消費熱潮,即將到來的“雙11”“雙12”等也是消費市場持續上揚的時間節點。第四季度促消費、擴內需可以做好“三個結合”:促消費與提品質結合;促消費、擴內需與企業創新發展相結合;促消費、擴內需與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
宋向清建議,第四季度促消費重在政策端持續發力,可以強化諸如汽車新車購置稅減半、新能源汽車下鄉、汽車以及家電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還可以適時推出專項消費券、主題購物節、大件消費信貸等利好政策,提振消費者信心。同時,根據消費季節性特點,扶持并引導需求旺盛的換季服裝、肉蛋奶油以及電子通訊產品等廠商進行旺季促銷,加快商品市場回暖。此外,動員企業和行業組織開展“雙11”“年貨節”等大型促銷活動,刺激居民消費需求。
在盤和林看來,中秋國慶假期火爆消費為四季度消費市場開了好頭,臨近年底“雙11”購物節等各類消費活動也在日趨增多,四季度整體消費基礎較好。各地促消費可以考慮抓住幾個時間節點,組織開展特色消費活動,比如展會、民俗活動、商貿集會等等,也可以適度發放消費券來提振消費市場。
消費恢復態勢可期。“隨著市場回暖和經濟復蘇的不斷推進,尤其是居民就業增加和收入增長,在地方政府各項消費刺激政策激勵下,受四季度季節性因素影響,預計國慶節之后至春節之前,國內消費市場將迎來一個復蘇的新高潮,各項消費指標有望實現歷史性突破,建立國內消費市場高水平發展新常態。”宋向清預測。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不久前商務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步入四季度,商務部將按照“消費提振年”總體安排,多措并舉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和擴大,加快推動促進汽車、家居、電子產品消費以及近日出臺的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等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更好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除了抓項目、促消費以外,不少地方表示四季度要在優化營商環境、促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方面下功夫。
遼寧省提出,要聚焦關鍵抓突破、強攻堅,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必須下好的先手棋,在守信踐諾、公正司法、降本增效、搭建平臺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加快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在一些重點難點問題上務必取得突破性進展。
上海要求,實施好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在主動靠前服務、加強直接對接中發現前瞻性需求、找到深層次問題,找準改革開放的突破點、政策創新的著力點。把聯系服務企業工作做深做實,更好優環境、穩預期、強信心。
云南省強調,要持續抓好經營主體倍增三年行動,高度重視民間投資,結合主題教育深入企業調研走訪,推動解決企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問題,提振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
胡鈺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形勢面臨外部環境不利和內部需求不足形勢,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國內大循環。當前國內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就是從要從制度、法律、規則、意識上優化營商環境,降低經營主體的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提高市場活躍度,吸納就業量,保持社會經濟穩步發展。
“改善營商環境有利于促進經濟規模擴張,夯實企業發展的根基,提高區域營商熱度,增加產業發展厚度,做大地方經濟板塊,從而實現經濟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宋向清分析說。
在宋向清看來,營商環境建設的實質是為企業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經營環境,是對企業家精神和技術創新驅動力的顯性激勵。“幫貧扶弱”、降低成本、稅收優惠、財政補貼、融資便利等政策措施非常必要,但有可能誘使企業家產生“政策套利”之沖動,從長期看可能會對企業擴大規模、技術創新、拓展市場和人才引進等產生負面擠出效應,并不是最優化營商環境的優選政策。
“營商環境建設歸根到底還是要通過市場化制度供給來實現。政府要引導企業展開公平競爭,消除市場歧視,保護知識產權,為技術創新、人才引進、市場拓展和規模擴張提供根本性制度保障和制度約束,從而增強市場主體發展的內生動力。”宋向清表示。
《 中國城市報 》( 2023年10月16日 第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