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不斷涌現旅游新熱點,繼淄博趕“烤”之后,去沈陽洗澡又成為社交平臺上熱捧的旅行“新風潮”。
在剛剛過去的11月,北京游客到沈陽的機票和酒店訂單量同比增長均在一倍以上,火車票增長超兩倍,而門票更是暴漲24倍。“洗大澡、吃燒烤、逛早市,最近流行周末去沈陽”——當地亦借勢賣力吆喝,宣推本地文旅特色。
“全國洗浴看東北,東北洗浴看沈陽。”“90后”北京白領何佳佳經常周末游,但還是第一次到東北,一下火車便按照攻略住進沈陽一家溫泉度假酒店。
圖為沈陽一家網紅溫泉度假酒店。(沈陽市沈北新區供圖)
像何佳佳一樣在社交媒體上搜索“沈陽”,“東北洗浴文化”絕對是讀者繞不開的熱門話題。從昔日的廠區大澡堂、大眾浴池,到如今金碧輝煌的洗浴“宮殿”,沈陽被冠以東北洗浴“天花板”之名,在洗浴中心數量和消費規模上皆首屈一指。
團購平臺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11月以來,全國洗浴中心的線上訂單量同比增長115%,沈陽高居榜首。
東北搓澡講究大開大合,疏筋活血,吹泥走垢,令中外體驗者驚呼“不可思議”——沖沖、泡泡、蒸一蒸,奶搓、醋搓、紅酒搓,沖洗干凈再敷上用各類護膚食材攪碎制成的“鹵子”,全套下來“感覺整個人都煥然一新”。坊間流傳,一位搓澡師傅的手藝決定了這家洗浴中心能否在當地立足。
東北洗浴中心已發展成吃喝玩樂綜合體。圖為沈陽一家網紅溫泉度假酒店內一場舞蹈表演。(沈陽市沈北新區供圖)
東北洗浴中心還有很多餐飲品類和休閑花樣,號稱待一天都不膩。水果、飲品不限量,海鮮自助好吃不貴,造浪、泡泡、漂流不重樣,聊天、讀書、游戲、電影、相聲啥都有……洗浴中心儼然成為吃喝玩樂綜合體,接待的客群也越發豐富,親朋聚會、商務洽談、家庭親子,尤其是兒童群體明顯增多。從9.9元(人民幣,下同)的兒童票、幾十元的成人票,到上不封頂的洗浴餐飲休閑消費,彈性之大可滿足各類人群需求。
熱鬧的早市亦是游客感受沈陽活力的必到之處。早上6點,沈陽小河沿早市一個售賣驢打滾的攤位排起了長隊。攤主劉女士說,過去逛早市的都是老人,現在來的外地年輕人越來越多。
“5元一碗的羊湯,7元一斤的驢打滾,10元17個牛肉火勺......”來自天津的“90后”青年劉新用周末24小時到沈陽體驗美食,他驚嘆道:“東北的早市仿佛有一種魔力,十幾樣東西三四十塊錢。而且東北人熱情好客,自帶歡樂基因,不僅吃出了實惠,還能吃出情緒價值”。
圖為沈陽西塔街一帶的夜景。(沈陽市和平區供圖)
短視頻博主Amy在“韓味”十足沈陽西塔風情街找到了出國游的“平替”;在廣東工作生活多年的趙雋回沈陽探親,發現擁有百年歷史的中街附近增加了充滿年輕化元素的店鋪,“特別有沖擊力”;文博愛好者張冉在沈陽故宮、張學良舊居體驗了從清代到民國的穿越,在新中國第一座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集章打卡;河北唐山青年韓熙在沈陽完成一次行程不太緊張的周末團建。
當京哈高鐵全線貫通,沈陽進入北京2.5小時經濟圈,也成為對接京津冀等城市群客源重要市場。若說來一次特種兵式旅游,晚上在沈陽擼串、洗浴到天亮,趕早兒就能到北京喝碗豆汁、逛故宮。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假日,沈陽市累計接待國內游客1219.55萬人次,按可比口徑(下同)同比增長221.4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10.11億元,同比增長近4倍。貢獻上述數據的省外游客中,吉林、河北、內蒙古、黑龍江、北京五省份居前。
有觀點認為,全域旅游理念帶來的最大變化,是旅游競爭態勢和競爭格局的大改變,吸引人們前往旅游的不一定是哪個具體景點,更多的是整個區域,沈陽正好迎合了這一趨勢。
“文化優勢可轉化為發展的新動能、新活力。”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表示,東北文化活躍、開放、包容,“大盤大碗”“洗浴文化”等特點會吸引更多游客。目前,沈陽市GDP增速已經連續6個季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今年前8個月,沈陽市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4%。
“沈陽是東北地區發展的縮影和典范。希望未來到東北旅游不是一個現象,而是人們的一種習慣。”梁啟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