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鷗。
據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商湯科技12月16日消息,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浦江實驗室主任、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先生因病救治無效,于2023年12月15日23時45分在上海逝世,終年55歲。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發布訃告:湯曉鷗先生學識淵博、治學嚴謹、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他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矢志創新、勇擔重任,富有家國情懷和戰略眼光,把全部精力奉獻于計算機科學研究,積極推動原創技術發展,為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科技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全球人臉識別技術的“開拓者”
湯曉鷗1968年出生于遼寧鞍山。1990年,他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91年于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96年于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博士學位。
2005-2007年,湯曉鷗在微軟亞洲研究院擔任視覺計算組主任,2008年12月起在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多媒體集成技術研究室任主任和研究員,2009年被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推選為院士。他擔任多個重要的國際會議的主席,包括計算機視覺最頂尖的國際會議ICCV(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和CVPR(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并獲得CVPR2009最佳論文獎,該論文是CVPR 25年歷史上唯一獲獎的亞洲論文。同微軟亞洲研究院合作研發的圖像識別技術已被用于微軟圖像搜索引擎,成為世界上第一項被用于大規模商業應用的圖像識別技術。
湯曉鷗被業界稱為全球人臉識別技術的“開拓者”和“探路者”。1992年,還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湯曉鷗就開始學習人臉識別的算法,畢業后,他在香港中文大學建立實驗室繼續從事計算機視覺相關領域的研究。他的研究領域包括多媒體、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及視頻處理,已在這些領域發表論文200余篇。2014年3月,湯曉鷗團隊發布研究成果,基于原創的人臉識別算法,準確率達到98.52%,首次超越人眼識別能力(97.53%)。2014年6月起,湯曉鷗實驗室開始發表的DeepID系列算法,逐步將人臉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9.55%,開啟了整個人臉識別行業技術落地的時代,令我國在該領域躍居世界領先地位。
湯曉鷗2014年創立人工智能企業商湯科技。據《人民周刊》報道,商湯科技基本是通過湯曉鷗教授以及實驗室師兄弟的關系,在創立開始完成了最為重要的原始人才積累。其實驗室的許多博士生加入商湯,成為最早的創始團隊成員。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博三年、又作為博士后駐站三年的徐立也在2015年初加入商湯,擔任CEO。
2019年,湯曉鷗被任命擔任馬來西亞國家主權基金國庫控股公司董事。馬來西亞方面表示,馬來西亞需要全球科技領軍人物助力國家發展,促進科技進步。
人工智能要做源頭創新
馬來西亞國家主權基金國庫控股公司官網曾稱湯曉鷗是“最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科學家之一”。他曾多次提到人工智能要做源頭創新。
今年7月,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湯曉鷗發表主題《你好,上?!返难葜v,提到在大模型領域中國學者做的原創貢獻。他介紹了他的3位學生王曉剛、何愷明、林達華的工作和成就。比如,王曉剛帶領開發的DeepID系列首次讓機器的人臉識別超過了人的眼睛,何愷明有關殘差網絡(ResNet)的論文解決了深度網絡的梯度傳遞問題,林達華的計算機視覺開源算法體系OpenMMLab成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視覺算法開源體系。
“2011年到2013年的CVPR和ICCV這兩個計算機視覺最重要的會議上,全球共有29篇文章關于深度學習,其中有14篇出自我們的實驗室。我們有18項工作在全世界第一次將深度學習用到視覺問題上,包括人臉識別、人臉檢測、人臉重建、物體檢測、人體姿態、圖像超分、三維形狀識別等計算機視覺最核心的問題。在深度學習的大門上,我們按了18次門鈴?!彼诮衲甑氖澜缛斯ぶ悄艽髸媳硎尽?/p>
6年前的2017年,湯曉鷗在《人工智能的明天,中國去哪?》的分享中提到,不管是中國人工智能接下來如何發展,還是年輕人如何創業或者做研究,我們要做的事情也就是這三件:第一,要堅持,要花時間把基礎打好。第二,要做創新。要做新的東西,不要老是跟在別人后面走。第三,要把飄在上面的東西落地,要產業化。
湯曉鷗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不能走以前的老路,不能永遠在下游干活。必須有人去做核心的、底層的平臺級技術,人工智能是新的機會?!拔覀冊诔砷L過程中享受了國家優質的教育資源,應該為源頭創新做些有意義的事,在基礎研究方面為中國人爭一口氣,這是中國當代知識分子應有的情懷?!彼麪款^組建了香港中文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聯合實驗室,為深港兩地的研究人員提供合作平臺。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