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難是城市居民社區面臨的共性問題。一邊是車位緊張、缺口大,一邊則存在車位閑置現象,如何盤活資源,化解停車難?
近年來,湖南省長沙市相關部門堅持身入心入一線,切實找準準星、瞄準靶心、順應民心,不斷疏通停車堵點、淤點,破解停車難點、痛點,城市停車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深挖潛力合理規劃擴增量
問題是“靶子”,找準了問題,方能對癥下藥。
長沙市重大交通設施建設事務中心數據顯示,長沙市近5年汽車保有量凈增約108.2萬輛,年均增長21.6萬輛,城區泊位增長趕不上車輛增長速度,泊位缺口大,是造成停車難問題的直接原因。
“尤其是老舊小區、產業園區、醫院、學校等,在建設規劃之初就對未來停車需求預計不足,公共停車泊位配套少。其中老舊小區尤其是核心城區建設初期未充分預留停車位,泊位供給嚴重不足,不能滿足現今發展需求。”長沙市重大交通設施建設事務中心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鑒于此,擴大車位增量,成為長沙市破題的關鍵一招。2023年2月,《長沙市停車設施發展三年達標工作方案(2023—2025年)》印發,計劃通過新建、配建、改建等多種方式,未來3年每年新增停車位不少于15萬個。
在長沙市雨花區環保路的北側,一座立體停車庫十分顯眼,這便是比亞迪長沙雨花基地2023年建成的7層立體式車庫,共有約1100個車位,且全部配備充電樁,能極大緩解廠區停車難問題。
從“難停車”到“好停車”,比亞迪長沙雨花基地的變化是長沙市車位供給不斷增加的縮影。近年來,一個個公共停車場在長沙的街頭巷尾涌現,市民從中普遍受益。
長沙市重大交通設施建設事務中心數據顯示,2023年長沙市停車場建設已全部完成項目238個,泊位15.7萬個(含公共泊位5.49萬個),超額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此外,聚焦城市規劃,長沙市還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選址、落地工作,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和學校、醫院、橋下空間、交通樞紐改建等工程中,同步增設公共停車場,鼓勵項目單位建設地下停車場和立體機械化停車場。
錯時共享科學籌劃挖存量
在城市停車位總量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停車位配比失衡、資源利用率不高加劇了停車難題。這意味著城市單純靠增加車位并不能完全破解停車難,需要尋求更為科學的解決方案來提高停車位的利用率,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
2022年下半年,長沙交通集團所屬子公司長沙靜態交通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打造的城市停車平臺“長沙易停車”上線。該平臺的一個重要功能在于實時查看已接入系統的停車場數據,市民可實時查看空閑泊位情況,以及預約停車等。
此外,針對繁華路段停車場白天車位不足、夜間空閑,而周邊小區停車場與之相反的特點,“長沙易停車”更是在不久前上線“潮汐停車”功能,開通1140個潮汐停車位。此次上線的潮汐停車位基本上是停車場或之前不對外開放的停車場。
為充分挖掘停車泊位資源,長沙靜態交通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通過引導居民小區拿出白天的停車位供外界停車,商業樓宇、醫院等拿出晚上的多余車位供居民小區的住戶停車,利用停車時空錯峰“潮汐”規律,讓車主錯峰共享停車位。如此一來,將閑置資源盤活,有效緩解停車難、停車亂的現象。
居住在岳麓區香麓麗舍小區的王女士是“潮汐停車”功能的受益者。“以前下班回家找車位,真的是非常頭疼。現在可以將車停在家附近的銀盆嶺電信院內停車場,解決了下班回家無車位的難題。”王女士說。
近年來,長沙市大力推廣錯時停車、分時停車、共享停車等靈活停車理念。以湘江新區為例,當地10余個小區,通過政策引導及合理的商業模式鼓勵,已開始探索泊位共享,盤活小區內部停車場的存量資源,提升停車位使用率、共享率。
智慧管理精準謀劃提質量
不用停車、不用掏錢、不用取卡、不用掃碼……ETC用戶在駛離雨花區雨河路路側停車位時,無需任何操作即可完成停車費繳納,實現路側停車費無感支付。上述場景的實現得益于ETC數字城市停車管理平臺。
湖南同福科技有限公司為ETC數字城市停車管理平臺提供技術支撐。該公司總裁許冰介紹,平臺通過雙側向視頻技術,準確采集車輛進出時間、車輛特征等數據,并及時上傳至云平臺。當ETC車輛離場時,平臺通過與ETC系統對接自動繳費,并將繳費信息推送至車主。如此,可實現停車收費透明化、便捷化,引導車輛“短停快走”,提高停車效率。
許冰表示,相比傳統高位視頻技術,平臺所運用的雙側向視頻技術不易受自然環境影響,建設成本更低、數據采集更準確。依托平臺,停車運營管理公司可實現路面無人化值守,大幅降低運維成本,為實現降本增效良性循環提供新路徑。
目前,該平臺已在國內多個城市落地應用。其中,長沙市接入到ETC數字城市停車管理平臺的路側停車位約3000個,有效提升了路側車位周轉率。
“未來,我們會進一步在全市重難點區域推廣ETC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不斷擴大無感支付應用場景,提升市民停車體驗。”長沙市重大交通設施建設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記者注意到,此項工作已在長沙市落地推進。以長沙機場停車場為例,早在2019年春運期間該停車場就已經開通了5條ETC專用車道。
《 中國城市報 》( 2024年01月01日 第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