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管瑩通訊員石艷孟海洋)安宮牛黃丸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一顆售價要700元至800元,這讓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商機”,打起了制假售假的歪主意。日前,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用牛黃解毒丸冒充安宮牛黃丸的生產、銷售假藥案,被告人均被追究了刑事和民事雙重責任。
2022年2月,清江浦區公安機關接到江蘇省東海縣公安機關移交的涉及生產銷售假安宮牛黃丸的線索。經排查,公安機關發現楊某、王某等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于同年3月立案偵查。同年3月11日,公安機關在河南抓獲了犯罪嫌疑人楊某、王某,并現場查獲了大量牛黃解毒丸以及空木盒、說明書等。
據楊某交代,他們從電商平臺以1元1粒的價格買來牛黃解毒丸,用錫紙包好后,再裝進印有“大清”字樣的包裝盒里。這些制作成本在50元左右的藥丸,售價為每盒120元至180元不等。經鑒定,楊某、王某等人存放或者售出的“安宮牛黃丸”共計179盒,均為假藥。經查,2018年7月至2022年3月,楊某、王某通過生產、銷售假藥非法獲利12萬余元,劉某、張某等19人通過銷售假藥非法獲利6萬余元。
接到公安機關通報后,清江浦區檢察院抽調精干力量組成辦案組,依法介入引導偵查。辦案組針對利用網絡作案、成員散布多個省份等犯罪特征,以及假藥認定、是否主觀明知等要素,引導公安機關及時提取并固定微信聊天記錄、說明書等物證以及某購物平臺客服這一關鍵人證,完善證據鏈。
2022年9月,該案被移送清江浦區檢察院審查起訴。該院刑事檢察部門受理案件后,及時將相關公益訴訟線索轉交給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查明,楊某等人共向200余名消費者售出假安宮牛黃丸1400盒,目前已追回95盒。楊某等人明知銷售的安宮牛黃丸是假藥,仍對外銷售,其行為侵害了不特定社會公眾的身體健康,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符合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法定條件。2022年9月,該院發出公益訴訟訴前公告。公告到期后,無相關適格主體提起公益訴訟。
經清江浦區檢察院積極開展追贓挽損工作,楊某、王某等人先后退贓12萬余元。2022年10月,該院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指控楊某等人涉嫌生產、銷售假藥罪,同時訴請楊某等人在共同侵權范圍內承擔銷售價款十倍的懲罰性賠償金260余萬元,并在國家級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一審法院經審理,以生產、銷售假藥罪分別判處被告人楊某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并處罰金42萬元;判處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并處罰金20萬元;以銷售假藥罪判處被告人劉某等19人不等有期徒刑,均適用緩刑,各并處罰金;禁止王某等20人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藥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同時,楊某等21人連帶承擔十倍懲罰性賠償金260余萬元,并在國家級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楊某等人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日前,二審法院作出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公益危害:楊某等人明知銷售的安宮牛黃丸是假藥,仍對外銷售,其行為侵害了不特定社會公眾的身體健康。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