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風采】
1月16日,記者走進黑龍江省北部地區大豆選育協同創新中心,看到科研人員正在開展大豆新品種選育工作。此前,他們已選育推廣了50個大豆早熟品種,其中,超早熟品種——嫩奧2號能在北緯53°29′的北極村種植。
據了解,該中心由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與當地龍頭企業聯合組建。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院長焦光純介紹:“學院始終堅持服務‘三農’的辦學定位,以科研支撐教學改革,以教學促進科研轉化,助力鄉村振興提質增效。”2021年,學院被評為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
記者了解到,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積極構建政校企深度融合共同體。截至目前,學校與黑龍江依安縣、遜克縣等共建10個鄉村振興學院,與飛鶴乳業等企業共建12個生產性實訓基地,與省農科院、產業園等共建4個協同創新中心。
近年來,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在科教融匯方面取得累累碩果。學院致力推廣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模式,探索出翻埋、秸稈還田、深松覆蓋免耕技術和“一翻兩免”等7種耕作模式,在黑龍江尚志縣、嫩江縣、泰來縣等14個縣和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推廣保護性耕地模式6320萬畝,促進糧食增產41億斤,為農民節本增效超過63.2億元。
在人才培養方面,學院創新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模式。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副院長田培育說:“通過多次調研,我們把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對象分為三類,即一戶一人的農業科技明白人、一社一人的發家致富帶頭人、一村一人的鄉村振興引路人。目前基本形成每縣百名鄉村振興引路人、千名發家致富帶頭人、萬名農業科技明白人的農業實用人才培養體系。”
據了解,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立足培養本土化實用人才,已為3個縣域企業和鄉村定向招生96人,與5個縣市聯合培養學成即回鄉的“村來村去”農機合作社經理人178人,為黑龍江克東縣鄉村振興專項培訓村黨支部書記和村任職選調生123人。如今,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已成為鄉村振興人才培養、科技攻關、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入選國家《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實施方案》。
學院黨委書記李東陽表示:“學院已扎根黑龍江75載。學院將堅持走產學研結合之路,錨定農業強省和鄉村振興戰略,創建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農業職業技術大學,為黑龍江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提供人才基礎和技能支撐。”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