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中德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廣州舉行。廣東省中醫院與德國富爾達大學附屬醫院、德國埃森米特醫院(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教學醫院)、德中健康管理協會簽訂合作協議與意向書,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品牌傳播、中西醫融合等方面進行廣泛合作,為中醫藥走上國際舞臺探索廣東路徑,為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貢獻力量。
記者現場采訪獲悉,未來中德雙方將在三個方面繼續深化國際合作,包括建立項目聯動小組,就針灸治療痛證、慢病防治和提高免疫力等領域開展科研和診療合作;進一步加強中藥國際化,將粵港澳大灣區的實踐經驗推廣至歐洲及世界;搭建中德雙向人才培養平臺,促進中西醫融合。
德中健康管理協會會長米歇爾·德拉海姆表示,德國非常希望攜手廣東在中醫藥領域開展深度交流合作,特別是圍繞中醫藥應對社會老齡化帶來的挑戰方面。接下來,合作方將通過各自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經驗,共同推動中醫藥發展,努力成為醫療領域國際合作的典范。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本次合作與三家德國深具影響力的權威醫療研究機構集體簽約,將推進中西醫融合的科研和診療合作。
具體如何做?張忠德表示,藥食同源的“廣東煲湯文化”也將發力!“在德國,外治法已經使用得很廣泛了,例如推拿、拔火罐、針灸等,他們也研制了很多外治法的藥物。接下來,我們可以以廣東地區著名的煲湯文化作為突破口,讓歐洲人民從藥食同源的中藥材開始逐步了解中醫藥。”
此外,未來合作雙方還將以項目帶動中西醫融合的人才培養,搭建雙向交流人才培養平臺,互相派送專業人才進修學習,達到優勢互補,共同提升,從而培養中西醫結合的高水平人才。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