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3月14日,消費者網、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發布《直播帶貨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2023)》,報告分析了17位主播的直播帶貨消費維權輿情數據,李佳琦、瘋狂小楊哥、賈乃亮、董宇輝等人被點名,主要涉及的輿情問題包括虛假宣傳、產品質量、價格誤導、不文明帶貨、退換貨等。
報告指出,在17位主播的直播帶貨消費維權輿情數據中,涉及李佳琦的維權輿情最多,占比高達41%,其次是瘋狂小楊哥,占比31.3%。李佳琦、瘋狂小楊哥兩名主播的直播帶貨消費維權占到七成多,說明頭部主播的維權數量與其帶貨銷售量和個人影響力基本是一致的,更證明了頭部主播由于其流量巨大更容易造成維權輿情,需要給予重點關注。
近年來,直播帶貨作為互聯網新經濟業態,已經成長為我國商務市場最大的增長點之一。更是有李佳琦、瘋狂小楊哥、賈乃亮、董宇輝、羅永浩等眾多明星藝人、網絡紅人投身其間,依靠巨大流量光環和粉絲吸引力,把流量變為商品銷量,創造出喜人的帶貨成績,也帶動了直播電商行業的迅猛發展。與此同時,網紅主播帶貨“翻車”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如羅永浩帶貨的小龍蝦出現沒拆就脹袋等質量問題、李佳琦直播間出現的“不粘鍋”變“粘鍋”事件、瘋狂小楊哥直播間女主播出現不雅姿勢和低俗言論等,都反映了頭部主播在人員管理和產品質量把關中出現的問題和漏洞,也反映出部分主播為了經濟利益漠視消費者權益的問題,這些都成為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名氣越大,責任越大。直播帶貨行為受《廣告法》《電子商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規范和約束,頭部主播在享受到網絡流量帶來的紅利時,更應意識到自身肩負的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和推動行業健康規范發展的社會責任,要在遵紀守法方面帶起頭、作表率。要進一步增強自身的法律法規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嚴守法律底線,對法律法規常懷敬畏之心,不能為了流量突破法律底線,為了賺快錢而置消費者權益于不顧;要從自身做起,嚴格把控商品質量,規范自己和關聯人員的直播帶貨行為,堅決杜絕虛假宣傳、假冒偽劣、價格誤導、不文明帶貨等行為,為消費者創造放心消費的良好環境。
直播帶貨的核心問題是商品的質量。頭部主播們要認識到,商品質量不僅僅是企業的“生命線”,更是主播和平臺的“生命線”。對于很多熱衷在直播間買貨的消費者來說,除了商品本身的吸引力,讓他們下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主播或明星的信任。這種信任建立在頭部主播的名氣和口碑之上,一旦因為主播推薦的商品出現價格、質量、售后等方面的問題,這種信任就會受到破壞,消費者也會用腳投票,對主播和平臺棄之而去。
因此,頭部主播必須以高度的責任心了解銷售產品的性能特點,通過嚴格的篩選機制把好銷售產品的質量關,讓自己的推薦和代言更專業、更真實、更值得信賴,從而不辜負消費者的期待。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