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診現場
徐碧云科普如何睡個好覺
義診現場
義診現場
名醫名報攜手,共促健康科普。3月29日,“生活中的中醫智慧”健康促進行動走進僑鄉鶴山,助力優質中醫藥資源下沉基層。12位來自廣東省中醫院、鶴山市中醫院的名醫組隊,現場開展名醫科普直播及大型公益義診活動,為鶴山市民健康“把脈”。
本次活動由廣東省中醫藥局指導,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廣東省中醫院、鶴山市人民政府主辦,鶴山市衛生健康局、鶴山市中醫院協辦,羊城晚報教育健康部、羊城晚報大健康研究院承辦,同時也是羊城晚報·羊城派上線8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活動現場,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睡眠障礙科主任徐碧云帶來科普講座《適合老百姓的失眠生活小妙招》。廣東省中醫院康復科大科主任歐海寧等11位中醫專家進行大型義診。
鶴山市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羅超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鶴山正在積極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結合涼茶文化、水鄉文化、華僑文化等優勢資源大力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此次“生活中的中醫智慧”健康促進行動通過科普講座和專家義診,讓鶴山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的中醫藥服務,使中醫藥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打鼻鼾有沒有得治?”“后半夜多夢,是不是等于沒睡好?”在“生活中的中醫智慧”健康促進行動(鶴山站)現場,對于如何睡個好覺,社區居民們爭相提問。
“每個人都有可能面對睡眠的問題。尤其清明前后,春困常見。”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睡眠障礙科主任徐碧云表示,很多睡眠問題可以積極調理,尤其在生活方式中通過中醫智慧小妙招潛移默化、糾偏調整,不必過于焦慮。
好好睡覺難不難?四成人受失眠困擾
“智能手環說我每晚深睡眠時間只有1個多小時,這表示我的睡眠低質量嗎?”不少人已經開始重視睡眠質量,但看了各種智能設備的報告后又不免焦慮,到底怎樣才算睡好覺?
“其實當我們分析睡眠結構圖時會發現,一個正常的睡眠周期,深睡眠對應的時間并不多,一般只占在整體睡眠時間的15%~20%左右,不會超過25%,且隨著年齡增大還會降低。而淺睡眠占了約50%~60%,快速眼球運動期占25%,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徐碧云解釋,“所以我們對于睡眠應該有更科學的認識,要重視同時也不能過于焦慮,因為過于焦慮也會影響睡眠。”
2022年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的調查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超過38%。“不過,失眠并不僅僅是睡不著。”徐碧云說,包括難入睡、容易醒、過早醒,或是時寐時醒的片段式睡眠,以及淺睡多夢,這些都屬于失眠的常見癥狀,可以通過積極調理改善。
酸棗仁助眠?沒有統一的失眠“靈藥”
對于失眠,坊間有很多“助眠方”。徐碧云解釋,因為同樣是睡不著覺,也有不同原因導致的不同證型失眠,面對不同體質的人,處理的方法也不一樣。
酸棗仁一度成為“助眠網紅”,酸棗仁膏、酸棗仁軟糖熱賣。失眠吃酸棗仁就能解決?“不一定!”徐碧云說,“對于偏陰虛血虛的人群,的確可以用酸棗仁煮粥或煲水喝。但如果你屬于心火旺的人群,酸棗仁對你可能就沒用了。對于偏濕熱的人,用廣東人喜歡的茵陳、玉米須煲冬瓜湯,用蓮子心泡茶,可能效果會更好。可見,解決失眠,也要先分虛實寒熱,而不是統一都用一個‘失眠靈藥’。”
不過,從生活方式入手,是調整的基礎。“中醫有一個經典理論叫晝精夜暝。簡單地說,白天精神多運動,晚上才能更好眠。”徐碧云說,“有的人怎么吃安眠藥都沒用,就是因為沒做好晝精,白天沒精神就經常躺著或隨意‘補覺’,消耗得太少,晚上就更不容易睡著。”
調理失眠有妙招,先分虛實和寒熱
徐碧云介紹,門診中所見,失眠人群通常有幾種常見類型。首先是情志失調。有統計顯示,約五至六成的失眠人群與情緒因素相關;第二是久病體虛,很多人發現自己在手術后會睡不好,這正是因為傷了氣陰。此外,飲食不節、勞逸不當,都是常見導致失眠的原因。
中醫理論認為,失眠病因雖多,但病理總體屬于陽盛陰衰,陰陽失交。因此失眠的調理,屬于“糾偏”:補虛瀉實,調整陰陽,佐以安神。因此,面對失眠,首先要分辨虛實,不能盲目調理。
普通人如何簡單分辨自己屬于虛證還是實證?“一看寒熱,二看體質。”徐碧云簡單介紹,一般來說如果平時比較怕冷,像林黛玉這種體型瘦弱的,大便比較稀爛,次數多,這種多是偏虛表寒。如果平時比較怕熱,體型比較壯實,常常紅光滿面的,口干口苦,容易大便干甚至便秘,則多是偏實偏熱。
如果屬于虛證,日常調護要注意,少吃寒涼食物,勿貪涼吹風。避免耗氣傷氣,中醫認為,“多言耗氣”,所以氣虛者要注意靜養,不宜多言。同時忌煙酒,不喝濃茶,避免過度興奮。運動注意循序漸進,不可突然運動量過大,汗出過多導致氣機耗傷。此外,氣虛者多易受外邪侵襲,要注意保暖,不宜在寒涼、潮濕之地過多停留。
平時還可利用艾葉、肉桂沐足。艾灸也有幫助,偏脾虛的人群,可以選擇肚臍的神闕穴,偏腎虛的人則可選擇涌泉穴。
而對于實證,則可平時多拍打心經和膽經,按壓內關穴以及刮痧。
●虛證助眠食療方
酸棗仁粥
功效:寧心安神。適合肝陰虛、肝血虛的神經衰弱失眠多夢者。
做法:炒酸棗仁25克,大米30克。用水3碗,煮棗仁至2碗后去渣,加入大米煮成粥,加鹽調味。
龍眼肉粥
功效:補心養血、生津潤燥。適合血虛失眠、心悸、健忘等癥狀者。
做法:龍眼肉30克,粳米30克,同煮粥,睡前半小時溫服食。
●實證助眠食療方
老鴨冬瓜湯
功效:清熱祛濕。適合濕熱之失眠者。
做法:1.將鴨子洗凈切塊后,用冷水過水氽燙(要用冷水因為鴨子油大這樣煮后不油膩);
2.砂鍋中放熱水,放入氽好的鴨子小火煮40分鐘;
3.放入冬瓜條、姜片、蔥段、蒜頭、料酒、糖、鹽、胡椒粒再煮;
4.煮到冬瓜軟爛撇去浮油,加入香菜、蔥末,調味后出鍋。
蓮心茶或百合茶
功效:適用于心火上炎,煩躁不眠。
做法:蓮心2克,生甘草3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飲數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