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現在各類賬號和軟件都以手機號作為登錄的關鍵步驟,因此手機號碼與人們的隱私、網絡信息安全息息相關。這兩天,安徽省銅陵市公安局民警發布的一則“注銷手機號等于出賣自己”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網友紛紛表達了對于更換與注銷手機號的擔憂。
熱點關注
安徽民警發布安全提醒視頻
“我前幾天發布‘注銷手機號等于出賣自己’的安全防范視頻,就是因為在工作中有群眾向我求助。這個群眾之前用手機號為小孩在一個學習軟件上注冊賬號,購買了課程,后來長時間沒用,手機號也換了。近期又想用這個軟件,但是之前那個手機號已經有了新用戶在用,登錄學習軟件需要之前手機號的驗證碼,他就求助我,能不能幫他打電話給新用戶要下驗證碼。后來我向相關電信運營商等權威部門進行核實,證實了確實存在風險。如果不解綁,新用戶可以通過短信驗證碼登錄老用戶注冊的賬號,所以我建議大家在換手機號碼的時候,把舊手機號所有綁定的軟件都解綁,換成新的手機號碼綁定,再去注銷舊號碼。另外銀行卡預留的手機號碼也要更換,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安徽省銅陵市公安局義安分局民警徐廣譽
記者調查
運營商表示90天后注銷手機號將重新投放市場
那么注銷的手機號多久會重新投放進市場?新用戶還能查詢到手機號以前的使用記錄嗎?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撥打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客服電話。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客服均表示,用戶的手機號注銷后,會有90天的凍結期限,此后將重新投放市場,但被投放時間無法確定。此外,手機號被重新激活后,新用戶無法查詢到該號碼過往號主的繳費詳情等相關使用記錄。
中國電信客服人員表示,由于注銷的手機號可能被重新投入市場,因此老用戶需要提前解綁相關軟件,用新手機號重新注冊。
中國移動客服人員表示,注銷的手機號存在被重新投入市場的可能。如果不明原因收到自己目前未使用的APP、銀行發來的短信,請提高警惕,及時聯系相關企業、銀行等查詢個人信息情況。
將手機號重新投放市場能循環使用碼號資源,是有效盤活閑置通信資源的必要手段,也是國際通用方法。在數量龐大的用戶面前,手機號和網絡IP地址一樣,國內手機號以11位為主,隨著用戶激增,現在部分號段已無新號可用,這也是運營商要回收號碼再次放出的重要原因。
如何查詢關聯了多少賬號
那么,如何查詢你名下手機號關聯了多少互聯網賬號?是否被別人冒用注冊了互聯網賬號?如發現被冒用注冊了賬號該怎么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此前推出的“一證通查2.0”服務,就可以實現全國互聯網賬號“一證通查”。
“一證通查2.0”是工信部反詐中心在全國移動電話卡“一證通查”系統基礎上,聯合頭部互聯網企業和電信企業推出的全國互聯網賬號便民查詢服務。用戶可以通過“工信微報”“工信部反詐專班”“中國信通院”微信公眾號等查詢入口,填寫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碼后六位和驗證碼后,即可查詢。查詢結果在48小時內通過統一的短信端口回復。
如果您查詢到本人手機號碼關聯的互聯網賬號數量與個人掌握的情況不一致時,可點擊查詢頁面下方的“解綁與明細查詢”,如果對查詢結果存在異議,可以撥打企業的客服電話進行咨詢。
此外,部分運營商推出號碼在多互聯網平臺已注冊信息的統一處理,以中國聯通APP為例,在頂部搜索欄輸入“一號通查”即可找到該服務。“一號通查”服務是碼號服務推進組在碼號服務平臺、運營商、互聯網等行業服務單位之間建立了手機號碼信息共享機制,并向用戶開放該服務,即手機號碼用戶查詢接入碼號服務平臺的互聯網企業及應用,并可申請清理該號碼下非本人注冊的互聯網應用的服務,以改善用戶在互聯網應用注冊服務體驗。目前,已支持微博、抖音、今日頭條、美團、大眾點評、小米等APP的處理。
專家解讀
如何長遠解決“注銷手機號”帶來的困擾
對于注銷手機號給消費者帶來的困擾,如何才能長遠地解決這一問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左曉棟做出了解讀。
左曉棟認為,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在虛擬的網絡空間如何驗證一個人的真實身份,特別是網上銀行等金融的應用更要確保當事人身份的真實性。久而久之,手機號碼認證就成了普遍使用的手段,因為它快捷便利,而且手機號碼已經實現了實名制,這樣就構建起了實名驗證的鏈條。但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意味著能接收驗證碼的手機號碼,成為了一個人在網上的真實身份。如果說這個號碼不使用了,而沒有及時解綁,那么就會帶來身份仿冒的風險。
“為了防范這種風險,最主要的是個人充分認識到手機號碼與各種互聯網應用綁定后,這就是你的身份。一旦手機號碼不用了,必須及時解綁。運營商也可以做一些工作,例如‘一證通查’服務可以探索對回收的手機號碼做更多的防范措施。但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寄希望于有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身份認證方案來替代手機驗證碼認證,這需要各方繼續努力。”左曉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