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下的西夏陵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供圖
從銀川向西眺望,賀蘭山清晰可見,賀蘭山腳下的西夏陵在春日美景中更顯神韻。
“西夏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使景區的知名度快速提升。自3月25日以來,西夏陵景區面向全國游客實行免首道門票優惠政策,游客數量明顯增多,研學旅游深受歡迎。”銀川西夏陵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永飛介紹。
提升體驗感 講好寧夏故事
“為什么黃土造成的陵墓不長草、不落鳥?西夏陵歷經千年風吹雨淋而不倒,真是個奇跡!我們看到西夏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消息,專程到現場了解西夏歷史,這對我們教學有幫助。”陜西師范大學一位教授說。
“我們是從北京來寧夏旅游的,西夏陵是我們這次旅行一個景點,因為它是寧夏獨有的文化資源。特別是坐上馬車游覽西夏陵感覺很特別。”游客陳述說。
“今天我們旅行社就有9個旅游團300多人來西夏陵旅游。從去年開始,我們旅行社接待全國各地來西夏陵的旅游團隊快速增加。”3月30日,正在現場組織協調的寧夏國際旅行社負責人說。
在西夏陵博物館,鎏金銅牛、迦陵頻伽雕龍欄柱、琉璃鴟吻、西夏碑文、力士志文碑座、佛經、唐卡絹畫、瓷器、官印……一件件珍貴文物講述著歷史人文故事。在三號陵、四號陵、雙陵,游客可以充分感受西夏歷史文化遺存的脈動,還可以和朋友騎行在歷史步道上,感受運動與美景的融合。
王永飛介紹,近年來,景區搶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機遇,圍繞西夏陵博物館、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時期帝陵墓群,開發完善了三條特色旅游線路產品,打造了3D主題電影《西夏情緣》、4D主題奇幻電影《西夏地宮奇幻之旅》、西夏文木活字印刷體驗中心等項目。此外,景區還邀請賀蘭石雕刻、糖畫、皮影等非遺項目傳承人現場展示,不斷豐富游客體驗感,講好寧夏故事。
“今年景區游客多,平均每天營業收入都超過1000元。”在西夏陵展示銷售非遺文創產品的西夏區賀蘭硯協會副會長、篆刻硯雕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汪衛榮說。
“景區積極響應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促進消費號召,3月25日至4月30日對所有游客免景區門票。現在游客越來越多,我每天手機計步都超過2萬步。希望通過我的盡心講解,服務好每一個游客。”正在三號陵為游客講解的景區講解員蘇祥晨說。
王永飛介紹,為了提升服務水平,景區連續舉辦了三期講解員培訓班,讓每一個來景區的游客滿意而歸。
研學旅游熱 感知人文魅力
走進西夏陵遺址區,近距離觀摩陵塔建筑夯土結構,了解歷史的滄桑巨變,感受穿越千年的歷史人文魅力;在西夏陵博物館,一件件珍貴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讓學生震撼;走進景區西夏歷史文化研學體驗中心,許多家長和孩子一起親手體驗拓印出西夏文字“福”和“龍”,一個個精美的旅游紀念作品成為他們在西夏陵旅游美好的記憶;在景區文創中心,特色鮮明的西夏王子、公主文創產品,以西夏文物為主題的書簽、冰箱貼、手機殼讓游客愛不釋手。
“這次研學活動,我們組織了四、五、六3個年級的學生來參觀體驗,主要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西夏陵博物館前,賀蘭縣金貴鎮通昌小學教導主任岳忠興說。
據了解,西夏陵景區積極發揮全國中小學校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功能,以西夏陵人文資源為依托,持續開展社會公益大課堂進校園活動,通過“行走的課堂”讓學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引導青年學熱愛祖國、熱愛家鄉。
“為了使景區研學體驗更有特色和吸引力,西夏陵景區先后開發設計了‘我在西夏博物館修文物’‘賀蘭石雕刻’‘訪文物 知家鄉’‘指尖生花—衍紙畫’‘非遺扎染體驗’‘博物館寫生’等多個主題形式的研學課程,去年吸引200多個研學旅游團隊、5萬多人次到景區開展研學旅游。”王永飛說。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